[实用新型]脑中风患者用急救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635.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丽丽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中风 患者 急救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脑中风患者用急救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脑中风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
在脑中风患者发病,运送过程中要非常小心,否则容易加重脑出血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在将病人转移时,一般需要多名护理人员将病人抬起才能完成,操作麻烦、费时费力,而且非常不利于病人的生命安全,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脑中风患者用急救转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脑中风患者用急救转运装置,包括担架、床垫和床,所述的担架包括多个弧形板和把手,所述的床包括床板和固定在床板下表面的床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包括固定杆和移动杆,所述多个弧形板的一端均匀的固定在固定杆的上表面,相邻的两个弧形板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空隙,且空隙大小均相等;所述移动杆设置在多个弧形板的下方;担架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气囊袋,所述气囊袋可拆卸的附着在弧形板上;处在两端的两个弧形板的下表面上均设有一条两端封闭的滑道,所述滑道内均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均与移动杆固定连接;在滑道远离固定杆一端的一侧设有一孔洞,所述的孔洞有内螺纹,孔洞内活动设有插销,所述的插销上有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的床垫包括气囊垫和底层垫,所述的气囊垫固定在底层垫的上表面;所述的底层垫附着在床板的上表面;所述的气囊垫包括多个长条囊袋,多个长条囊袋连接同一个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连接充气泵;所述的每个长条囊袋均与床板的纵轴垂直,相邻的两个长条囊袋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长条囊袋的宽度小于弧形板之间的空隙,两长条囊袋之间的距离大于担架弧形板的宽度,一条长条囊袋与一个间隙的宽度和等于一条弧形板与一条空隙的和;充分充气后的长条囊袋的高度大于弧形板的厚度。
上述的气囊袋上有绑缚带。
上述的滑道为带有槽口的滑槽,所述槽口宽度小于滑槽宽度。
上述的插销带有把手。
上述充气管上设有放气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避免了在转移患者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晃动,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2、弧形板和气囊袋的配合,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从担架上滑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而且气囊袋较软,可以防止患者躁动时不小心的碰伤。3、患者躺在长条囊袋上后,担架和患者不接触,抽出时速度快,省事省力,而且无需将担架拆开即可抽出,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担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视角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床及床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担架、床垫和床。
如图1、2所示,所述的担架包括多个弧形板2和把手;所述的把手包括固定杆1和移动杆4。所述多个弧形板2的一端均匀的固定在固定杆1的上表面,相邻的两个弧形板2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空隙3,且空隙3大小均相等。所述移动杆4设置在多个弧形板2的下方。担架的上表面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气囊袋10,所述气囊袋10可拆卸的附着在弧形板2上。由于脑中风患者在发病时,一般比较躁动,弧形板2和气囊袋10的配合,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从担架上滑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安全,而且气囊袋10较软,可以防止患者躁动时不小心的碰伤。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气囊袋10上有绑缚带。
如图2、3所示,处在两端的两个弧形板2的下表面上均设有一条两端封闭的滑道12,所述的滑道12为带有槽口的滑槽,所述槽口宽度小于滑槽宽度,所述滑道12内均设有一滑块11,所述滑块11均与移动杆4固定连接,使得移动杆4可以随滑块11沿滑道12移动。
在滑道12远离固定杆1一端的一侧设有一孔洞,所述的孔洞有内螺纹,孔洞内活动设有插销13,所述的插销13上有相对应的外螺纹,旋入插销13可以将滑块11固紧,进而将移动杆4固定,方便用担架抬患者,旋出插销13后,滑块11可以在滑道12内随意滑动。优化方案中,所述的插销13带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丽丽,未经潘丽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6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