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杠杆力放大交流电磁冲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719.7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杜秋;王明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42 | 分类号: | B30B1/42;B30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伊美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杠杆 放大 交流 电磁 冲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机,具体涉及一种直杠杆力放大交流电磁冲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冲压设备开始被广泛使用,其中冲压机是一种常见的冲压设备,随着电子类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冲床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的液压冲压设备污染大,机械式冲压设备噪声大、频率较低,逐渐开始被电磁冲压设备所代替,中国专利201220062823.3公开了一种永磁助力电磁冲压机,从其工作过程和受力分析可知,该专利通过增加上、下永磁铁,去掉弹簧的阻力,使得冲头向下时冲力增加,同时使冲头向上运动时的回复力也增加,从而对工件的冲量增大,结构稳定性增加。但是该专利中电磁线圈是用的直流电,电磁力较小,并且没有力放大结构,冲击力也只是达到普通电磁冲压机的4倍左右,更重要的是该专利的冲压机其重心比较高,需要很冲的底座才能勉强固定住,安装使用较为不便,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电磁驱动冲压机,重心低,安装使用方便,稳定性高,同时提高了冲力及功率,减少了冲击时间,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杠杆力放大交流电磁冲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电磁驱动机构,所述电磁驱动机构由轭铁、冲杆、与冲杆内端固定连接的衔铁、在轭铁两侧分别设置的上、下端盖构成,所述上端盖、轭铁和下端盖围成一个可供所述冲杆及衔铁往复运动的容腔,还包括直杠杆,所述直杠杆一端经铰杆与所述冲杆外端铰接,另一端与经连杆与冲头铰接,所述直杠杆近所述连杆一端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铰接,所述冲头可沿设置于所述立柱上的导向机构上下升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轭铁内设有驱动线圈及复位线圈,所述驱动线圈及复位线圈可分别导入交流电,当所述驱动线圈导入交流电时对所述衔铁及冲杆施加朝向所述容腔上方运动的驱动力,当所述复位线圈导入交流电时对所述衔铁及冲杆施加朝向所述容腔下方运动的驱动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线圈与所述复位线圈之间设有绝缘隔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冲头上下升降的通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上位于所述冲头下方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可沿所述立柱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衔铁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缓冲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冲杆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冲压过程如下:
在非运行状态时,线圈不通电,衔铁和冲杆处于下端的极限位置,直杠杆处于水平位置;
当对驱动线圈通入交流的励磁电流时,衔铁受到驱动线圈所施加的电磁驱动力方向向上,此时衔铁和冲杆将以较大的加速度向上运动,从而推动铰杆向上,铰杆向上的同时推动直杠杆围绕与立柱的铰接点逆时针向下转动,进而带动连杆及冲头向下运动,通过直杠杆把力放大传动到冲头,冲头向下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产生冲击力,以整体动能转化为对工件的冲量,完成冲头对工件的加工,由于衔铁及冲杆向上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其动能转化的冲击动能力,至少可以达到电磁驱动力的30%以上;
当对复位线圈通入交流的励磁电流时,衔铁受到复位线圈所施加的电磁驱动力方向向下,此时衔铁和冲杆将以较大的加速度向下运动,从而拉动铰杆向下,铰杆向下的同时带动直杠杆围绕与立柱的铰接点顺时针向上转动,进而带动连杆及冲头向上运动,衔铁向下至行程最低点时,切断交流的励磁电流,运动停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重心低,安装使用较为方便,稳定性较高,并且不需要质量很大的底座来固定或平衡,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入交流电驱动衔铁及冲杆运动,进而带动直杠杆转动从而驱动冲头向下冲压,较之以往使用的永磁助力电磁冲压机,提高了冲力及功率,减少了冲击时间,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易于实现,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驱动线圈导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复位线圈导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