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点刺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2925.8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英伟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点刺试验装置,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会于十五分钟内在点刺部位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红肿块,出现痒的反应,或者颜色上有改变。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比较确定过敏性疾病的存在。皮肤点剌试验现为欧洲国家及美国公认最方便、经济、安全、有效的过敏原诊断方法,其优点为安全性及灵敏度均高,患者无痛楚,就如被蚊叮一样,而且患者及医生都可以立刻知道检验结果。
目前的皮肤点刺试验具有以下缺点:一是用记号笔在左臂中部标记所用点刺液名称及点刺部位,然后在各个部位上滴对应的点刺液,工作效率低;二是病人可以直接观察试验现象,容易造成病人尤其是儿童的恐惧,不利于试验的进行和疾病的治疗;三是用滴管进行滴液,容易出现滴液过多再吸回的情况,容易使滴管触碰到皮肤,造成剩余点刺液的污染,并且点刺液的的制造成本很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皮肤点刺试验装置,具有能够精确控制点滴量、检测效率高、避免病人对试验恐惧的优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上设有可拆卸的软垫,所述软垫的上方设有定位尺,所述定位尺和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束缚带,所述定位尺上设置有点刺装置和标线,所述点刺装置位于定位尺内部,所述标线位于定位尺上面的长边两侧,所述标线与点刺装置相对应;
所述点刺装置包括点刺孔、通孔和点刺腔,所述点刺孔的上表面与定位尺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点刺孔的下表面与通孔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点刺腔。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遮挡架,所述遮挡架包括遮挡块和两个支架,所述遮挡块底部两端分别与一条支架相连,所述支架与底座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尺的长度为18-20cm。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点刺装置的间隔为2-2.5cm。
进一步地,所述点刺孔的直径为1.5-2c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1cm。
进一步地,所述点刺腔的容积与测试所需点刺液的体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下面的四角连接有四个支撑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尺的材料为软质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遮挡板遮挡患者视野,可以有效防止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对试验的恐惧;滴管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了对剩余点刺液可能产生的污染;采用定位尺进行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试验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皮肤点刺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定位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仰视图;
附图4是附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
1-底座,11-凹槽,2-遮挡架,21-遮挡块,22-支架,3-支撑腿,4-束缚带,5-定位尺,51-点刺装置,511-点刺孔,512-通孔,513-点刺腔,52-标线,6-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所示,一种皮肤点刺试验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面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上设有可拆卸的软垫6,软垫6的上方设有定位尺5,定位尺5和底座1可拆卸连接有束缚带4,定位尺5上设置有点刺装置51和标线52,点刺装置51位于定位尺5内部,标线52位于定位尺5上面的长边两侧且与点刺装置51相对应。
点刺装置51包括点刺孔511、通孔512和点刺腔513,点刺孔511的上表面与定位尺5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点刺孔511的下表面与通孔512固定连接,通孔512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点刺腔513。
定位尺5的长度为18-20cm,点刺孔511的直径为1.5-2cm,通孔512的直径为1cm,点刺腔513的容积与测试所需点刺液的体积相等,相邻点刺装置51的间隔为2-2.5cm。
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遮挡架2,遮挡架2包括遮挡块21和两个支架22,遮挡块21底部两端分别与一条支架22相连,支架22与底座1铰接连接;
底座1下面的四角连接有四个支撑腿3。
所用的滴管的尖端直径小于点刺孔51的直径并且大于通孔52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英伟,未经刘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2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口径平面抛光中抛光盘表面形状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备胎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