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污染区离子云封闭式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3633.6 | 申请日: | 2014-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6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王梅;宋鸿茹;王龙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新;王梅;宋鸿茹;王龙庆 |
主分类号: | B01D49/00 | 分类号: | B01D49/00;B01D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张金芝;杨颖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区 离子 封闭式 降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污染区离子云封闭式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前期通过破坏环境和消耗资源来发展工业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最典型的就是大气污染和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高速提升的今天,储煤、钢铁、焦化、陶瓷、热电、水泥、矿山、垃圾厂等这些高污染区还暂时不能摆脱可吸入颗粒物、烟尘和粉尘的大量排放,在没有更好的技术手段对这些高污染区进行切实有效的技术改造之前,剩下的方法就是限制其污染物的排放、限制其生产规模、安置它们远离人口密集区,甚至关停一部分这样的高污染企业,显而易见,这些方法在限制它们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同时造成工业产值的降低、人们生活成本的增加和人们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目前,对于高污染区降尘多采用对排放源直接进行处理的方式,如采用化学催化剂净化器、高压静电除尘净化、水雾水幕降尘装置等,由于是将这些装置安装于排放源管道或出口处,面对大型工业企业的巨量排放,净化设备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非常高昂。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为,采用一种分布式水雾化系统,在高污染区采用大型水雾设备向实施区域喷射水雾,从而吸附大气中的悬浮物而降尘。但这种方法会造成空气湿度增加,由于湿度增加会加速某些对人体有害细菌的滋生和有害病毒的传播,加上“水”对我国来说是重要的生态稀少资源,这种方法得不偿失,况且,在大气温度低于5摄氏度以下时也无法实现水雾作业,而在-5摄氏度至5摄氏度温度范围内的时间是我国相应地区最易发生雾霾和严重污染的时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捷有效地净化高污染企业的空气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污染区离子云封闭式降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降尘分控器、负电压发生器、耐高电压导线、耐高电压连接件、耐高电压绝缘子、负离子发射阵列线以及支架;其中,所述降尘分控器耦接至所述负电压发生器,并控制负电压发生器的参数以及工作状态;所述负电压发生器耦接至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通过耐高电压绝缘子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降尘分控器控制所述负电压发生器的参数和工作状态,并根据所述降尘控制器传递的控制参数调控所述负电压发生器中的运行参数。
优选地,所述降尘分控器内设置有潮湿检测保护装置,在所述装置受潮或进水时控制所述负电压发生器暂停工作,在所述装置干燥时控制所述负电压发生器自动恢复工作。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发生器通过所述耐高压导线耦接至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之间由所述耐高压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发生器内设置有工作温度、工作电流、工作电压检测装置,所述负电压发生器将工作温度、工作电流、工作电压传递给所述降尘分控器;其中,
所述负电压发生器的电压为0~-200kV内连续可调的直流电压,其正极连接大地,负极接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
优选地,所述负电压发生器内部设置有电流限制器。
优选地,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外形为线状,其中心为金属导线,外皮为耐高压绝缘材料,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的线体上均匀布置有导电刷头,所述导电刷头与所述金属导线耦接;其中,
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通过所述耐高电压绝缘子稳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负离子阵列发射线可以为一根或多根组成,它们之间平行布置且有一定间距而形成平面,它们皆通过所述耐高压导线耦接于所述负电压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高污染区离子云封闭式降尘装置还包括一降尘控制器,所述降尘控制器耦接至所述降尘分控器,并向降尘分控器传递控制参数。
优选地,所述降尘分控器内设置有温度、湿度、尘埃颗粒浓度检测装置,所述降尘分控器将温度、湿度、尘埃颗粒浓度传递给所述降尘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降尘控制器与所述降尘分控器,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耦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超大量空气负离子进行降尘作业,可使实施区域内尘埃颗粒迅速变大和加重而很快落于地面,从而阻断高污染区内污染物向大气空间扩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新;王梅;宋鸿茹;王龙庆,未经王立新;王梅;宋鸿茹;王龙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3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