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076.X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余超;文卫平;冯强;柏姬伟;王涛;邓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磨床 加长 液压 间隙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 属汽车转向器零部件夹具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转向器的设计日趋复杂多样,扭杆的长度越来越长,导致齿轮总成的总长也越来越长,给精磨齿扭总成外圆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工节拍、保证生产安全性,数控磨床的尾座必须使用加长型,但是由于数控磨床尾座加长,在普通尾座套筒缩到最短极限时也无法将齿扭装入,所以只能由工人将装在尾座上的顶尖先拆下,把齿扭装入后再将尾座上的顶尖装上,才能正常加工,这种加工方法效率极低,无法满足大批量生产;并且在精磨齿轮外圆时尾座套筒跳动比较大,加工的齿轮外圆出现椭圆、振纹等现象,加工出的产品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可有效消除套筒间隙,满足使用要求,以解决现有加工型液压套筒在加工齿扭总成时出椭圆、振纹等问题的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液压缸、前支撑块、后支撑块、芯轴、尾座套筒和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板上固装有液压缸,液压缸一侧的安装板上通过安装座间隔状固定安装有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上装有尾座套筒,尾座套筒内通过弹簧安装有芯轴,芯轴的一端延伸至尾座套筒外端,延伸至尾座套筒外端的芯轴通过连接件与液压缸固定连接。
所述的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分别由支撑板、固紧螺钉、垫片和压块构成,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上分别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外侧的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上分别呈交叉和十字状设置有固紧孔,固紧孔内分别螺纹安装有固紧螺钉,固紧螺钉的前端分别通过垫片安装有压块,所述的固紧孔分别与中心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通过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起到支撑和调整尾座套筒间隙的目的,前支撑块和后支撑块由支撑板、固紧螺钉、垫片和压块构成,工作过程中通过旋转固紧螺钉将固紧力压施加到垫片,再通过垫片将固紧力传递到压块,即可调整压块与尾座套筒之间的间隙,又可使压块与尾座套筒接触形成滑动摩擦,由此满足特长齿扭总成的加工;避免现有加工型液压套筒在加工齿扭总成时出现椭圆、振纹的问题。使加工出的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达到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液压缸,3、前支撑块,4、后支撑块,5、芯轴,6、尾座套筒,7、连接件,8、弹簧,9、支撑板,10、固紧螺钉,11、垫片,12、压块,13、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包括安装板1、液压缸2、前支撑块3、后支撑块4、芯轴5、尾座套筒6和连接件7。安装板1上固装有液压缸2,液压缸2一侧的安装板1上通过安装座间隔状固定安装有前支撑块3和后支撑块4。前支撑块3和后支撑块4分别由支撑板9、固紧螺钉10、垫片11和压块12构成。前支撑块3和后支撑块4上分别设置有中心孔13,中心孔13外侧的前支撑块3和后支撑块4上分别呈交叉和十字状设置有固紧孔;固紧孔分别与中心孔13连通。固紧孔内分别螺纹安装有固紧螺钉10,固紧螺钉10的前端分别通过垫片11安装有压块12。
前支撑块3和后支撑块4上装有尾座套筒6,尾座套筒6内通过弹簧8安装有芯轴5,芯轴5的一端延伸至尾座套筒6外端,延伸至尾座套筒6外端的芯轴5上通过连接件7与液压缸2固定连接。
该数控磨床加长液压尾座间隙调整装置通过前支撑块3和后支撑块4起到支撑和调整尾座套筒6间隙的目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旋转固紧螺钉10将固紧力压施加到垫片11,再通过垫片11将固紧力传递到压块12,即可调整或消除压块12与尾座套筒6之间的间隙,又可使压块6与尾座套筒6接触形成滑动摩擦。 通过调整或消除压块12与尾座套筒6之间的间隙,即可解决尾座套筒6在加工中的跳动;由此满足特长齿扭总成的加工;避免现有加工型液压套筒在加工齿扭总成时出现椭圆、振纹的问题。使加工出的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达到批量生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荆州恒隆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0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子法放电进行可控核聚变
- 下一篇:一种语音业务通话质量的评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