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4311.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锡裕;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索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肖伟;邓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管 旋转 椭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LED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制造成本越来越低,一些节能、无红外、无紫外、不发热、无频闪、光线更柔和等优点的产品层出不穷,适合于各种照明的场合。
但现有的LED灯管堵头结构不能旋转,应用上回收到一定的限制,因此,需要对堵头结构进行改进,LED等不能做到全方位发光,如不能旋转,使用起来就没那么方便,普通的堵头是采用胶水或螺丝结构与灯体固定连接,因此不能做到旋转,其工艺也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使得圆灯管能够进行180度旋转,方便实用,发光面可任意调节。
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自上而下的PC罩子、光源板、电源PC套、散热器以及两端的旋转堵头,所述旋转堵头为椭圆状,由旋转堵头上盖、堵头内环、堵头转动环、旋转堵头下盖四部分组成,所述堵头转动环装配于所述旋转堵头上盖和所述堵头内环之间,所述旋转堵头上盖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堵头内环上,所述旋转堵头上盖和所述旋转堵头下盖通过插针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内环上设有限位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堵头转动环设有转动凸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堵头下盖中部设有转动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凹槽的外部设有限位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设计简洁、灯体可180度旋转,方便实用,发光面可任意调节,其结构安装拆卸都方便,维修也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的堵头内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的堵头转动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的堵头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装配效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的圆管灯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中数字表示:1、旋转堵头上盖;2、旋转堵头下盖;3、堵头内环;4、堵头转动环;5、插针;6、限位柱;7、转动凸骨;8、限位卡槽;9、转动凹槽;10、PC罩子;11、光源板;12、电源PC套;13、散热器;14、旋转堵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圆管灯旋转椭圆堵头结构包括自上而下的PC罩子10、光源板11、电源PC套12、散热器13以及两端的旋转堵头14,所述旋转堵头14为椭圆状,由旋转堵头上盖1、堵头内环3、堵头转动环4、旋转堵头下盖2四部分组成,所述堵头转动环4装配于所述旋转堵头上盖1和所述堵头内环3之间,所述旋转堵头上盖1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堵头内环3上,所述旋转堵头上盖1和所述旋转堵头下盖2通过插针5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堵头内环3上设有限位6柱。
如图3所示,所述堵头转动环4设有转动凸骨7。
如图4所示,所述旋转堵头下盖2中部设有转动凹槽9。
如图4所示,所述转动凹槽9的外部设有限位卡槽8。
使用方法:
1. 堵头转动环装配于上盖和内环之间,前后都有相应的卡位和凸槽设计。 堵头上盖用螺丝固定在内环上。
2. 用手旋转堵头上盖或堵头下盖,都可以使旋转堵头转动。限位柱位于限位卡槽之间,可以转动180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索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索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4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