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5990.6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阳;刘燕;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12 | 分类号: | B64C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体 封闭 区域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结构的结构设计和应用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飞机长期处于室外环境中,受潮湿气候条件影响,机体结构容易收到腐蚀。为了提高飞机的使用寿命,对其机体结构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的“三防”设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飞机机体结构的特点是封闭区域多,结构件之间主要采用铆接、螺接等机械连接方式。这种封闭区域长期在大湿度环境中易造成凝结积水,却又难以通过日常维护及时清理,所以极易造成结构腐蚀。传统的“三防”设计方法是将结构封闭区域设计成“密封区域”,即通过在封闭区的缝隙、连接区大量刷涂密封剂,防止水或水蒸气进入。但这种设计方式的弊端是密封剂密度较高,会导致机体大量增重,降低飞机飞行性能。而且密封剂在海洋气候环境中会加速老化,最终完全失去密封作用成为飞机的“累赘”。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对飞机不造成负担的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采用“疏导”的设计思想,取代传统刷涂密封剂的“防堵”设计思想,使封闭区域能够及时高效地排除积水,结合飞机日常冲洗维护以达到结构“三防”目的,同时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还满足结构强度、刚度、耐久性损伤容限要求。
所述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构成如下:进水口1、排水口2、导流槽3和排水管4;所述进水口1位于机体体封闭区域侧面的蒙皮处,目的是为飞机日常冲洗提供水流入口,还应尽量防止雨水进入,进水口1周边15mm范围内的机体蒙皮上设置有支撑结构,进水口周边15mm宽度蒙皮利用化铣工艺增厚0.5mm,并应与周边结构相连接,以借助支撑提高结构耐久性。如进水口周边没有提供支撑的结构,则蒙皮化铣增厚至1.2mm。所述排水口2位于机体体封闭区域的最低点蒙皮处,所述排水口2周边15mm范围内的机体蒙皮上设置有支撑结构,排水口2周边15mm宽度蒙皮利用化铣工艺增厚0.5mm,并应与周边结构相连接,以借助支撑提高结构耐久性。如果封闭区域最低点区域蒙皮周边没有提供支撑的结构,则不应开设排水口,所述进水口1和排水口2通过排水管4相连接,所述排水管4位于机体封闭区域内部,由于开口设计方案会导致机体部分封闭区联通,排水管4的目的是解决日常大水流冲洗时会导致某一区域瞬间积水量增大,或者某些封闭区最低点在机体内部而不在外蒙皮表面的问题。排水管采用JG14×1.05B02O材料,钣弯成型制造。所述用于将水流引到排水口2的导流槽3位于机体封闭区域内且与排水口2相连接。
所述进水口1具体为直径为5mm的圆形进水口或尺寸为5×2mm,R0.8mm的矩形进水口。
所述排水口2为6mm的圆形排水口或尺寸为6×3mm,R1mm的矩形排水口。
所述导流槽3具体为LF21Mδ1.0材料钣弯成型的凹槽结构。
所述排水管4的两端采用氩弧焊接法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尺寸为50mm×50mm。法兰盘材料采用LF2Mδ2.0。
所述排水管4与进水口1和排水口2通过法兰盘连接。法兰盘与“进水口”和“排水口”采用HB6298Φ4铆钉铆接,“进水口”和“排水口”连接区设计厚度应大于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提高了飞机结构的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效能;具有良好的排除积水的能力,相对与传统的密封剂减轻了结构重量;简化了结构制造工艺;并且提高了维护性、可靠性、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构示意图Ⅰ;
图2是机体封闭区域的防护结构构示意图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