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灾烟雾报警器光学接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6069.3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和平;杨慎林;陆松;刘长城;张丹;王洁;付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孟卜娟;卢纪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灾 烟雾 报警器 光学 接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灾烟雾报警器光学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火灾发生的早期阶段,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烟雾,明火产生不完全燃烧颗粒组成的黑烟,阴燃火产生可燃物热解而成的小液滴灰色烟雾,无论黑烟还是灰烟,都会对照射在其上的光产生吸收或者散射作用,根据透过烟雾路径的光强度或者根据烟雾散射的光强,可以判断烟雾浓度的大小,以此判定火灾发生与否。根据此原理研制成的火灾烟雾报警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的火灾早期探测。
目前火灾烟雾报警器主要类型为基于烟颗粒和入射光发生散射原理制成的散射型烟雾报警器,包括前向散射型、后向散射型和多光路散射型烟雾报警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灵敏度不够高,存在一定漏报率;且容易受到灰尘等非火灾颗粒的干扰,出现误报的现象。报警器发生误报漏报的原因有很多,如烟室结构设计不合理,壁面没有褶皱处理等,会造成灰尘在烟室内部沉积,将烟室内部黑色壁面逐渐变为灰色,进而增大内壁面反射光对探测器的干扰,造成误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来自烟颗粒散射光的角度有限,感应灵敏度不高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接收装置,应用于散射型烟雾报警器,能够显著提高火灾报警器的灵敏度,并大大降低非火灾颗粒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灾烟雾报警器光学接收装置,包括底座、半圆管和反光层三部分;底座底部和半圆管横截面相连,且底座底部有穿孔和半圆管内径相通;半圆管是一个完整的圆管被从穿过顶部横截面中心的截面剖开而形成,将圆管水平横向放置,水平投影为矩形,从矩形左边线下顶点到右边线中心点连成一条线,过这条线和水平面垂直的面即为剖面;半圆管内壁面设置反光层。
其中,半圆管内壁面先进行抛光处理后,再进行电镀反光材料,形成反射率高的反光层。
其中,烟雾报警器内的接收散射光的器件,如光电接收二极管、硅光电池等,安放于底座内,光敏面正对底座底部,且光敏面正对底座底部通孔;底座大小要和光电接收器件的外形吻合,底座底部通孔内径和半圆管内径相同,通孔大小和光电接收器件光敏面一致。
其中,该装置放置于烟雾报警器烟室内部,烟室内烟雾颗粒最集中的位置位于剖面和半圆管顶部横截面相交线附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同以往的烟雾报警器接收组件比较,本实用新型通过半圆管内壁面反光层对烟颗粒散射光的反射作用,将反射的光通过底座底部通孔照射到光电接收器件的光敏面;而如果没有本实用新型的半圆管反光层,光电接收器件的光敏面接收到的光具有角度的限制,那些照射在半圆管内壁面反光层的散射光将不能够被光敏面接收到;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提高烟颗粒散射光的接收效率,提高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降低漏报率;
以往的烟雾报警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灰尘在烟室内部沉积,将原本黑色的烟室内壁面逐渐变为灰色,增大烟室内壁面的反射率,烟雾报警器发出的光除了照射到烟雾颗粒上被散射之外,还有部分被烟室内壁面多次反射,内壁面反射的光强逐渐增大,对烟颗粒散射的光干扰增强,增大烟雾报警器的误报率;本实用新型的半圆管结构,将能够有效屏蔽来自半圆管背面烟室内壁面的反射干扰光线,配合烟室在内部通过设置合理的“引导墙”结构,将火灾烟雾全部引导至半圆管内壁面前方,则本实用新型的半圆管结构不会影响到烟颗粒散射光进入光电接收器件,但是可以屏蔽大部分的烟室内壁面反射干扰光,从而大大增强烟雾报警器的抗灰尘干扰能力,有效降低误报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例应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高灵敏度激光感烟探测器上,光学接收器件为硅光电池,硅光电池虽然光敏面积较大,但是接收角偏小。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要包括底座1、半圆管3和反光层4三部分;底座底部和半圆管横截面相连,且底座底部有穿孔2和半圆管内径相通;半圆管是一个完整的圆管被从穿过顶部横截面中心的截面剖开而形成,将圆管水平横向放置,水平投影为矩形,从矩形左边线下顶点到右边线中心点连成一条线,过这条线和水平面垂直的面即为剖面;半圆管内壁面为反光层;半圆管内壁面先进行抛光处理,比较光滑后,再进行电镀反光材料,形成反射率高的反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60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百合花瓣的抗氧化物质提取方法
- 下一篇:石灰石矿山渣土区植被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