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轮胎成型机胶囊鼓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6522.0 | 申请日: | 2014-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陆炯;杨其振;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B29D30/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地址: | 214199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轮胎 成型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成型机胶囊鼓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全钢子午线无内胎轮胎胎圈的轮胎成型机胶囊鼓具。
背景技术
随着禁止超载的呼声越来越高,具有更高承载能力的无内胎型全钢子午线轮胎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国内的轮胎企业也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无内胎型全钢子午线轮胎的生产研发上。
相对于有内胎轮胎来说,无内胎轮胎由于胎圈部位结构更为复杂,所以要求轮胎成型的工艺更加完善,如果还是采用与有内胎轮胎相同的成型工艺的话,势必造成无内胎轮胎的一些缺陷,最为直接的缺陷就是在轮胎胎圈位置容易出现胎圈材料分布不到位、缺胶、材料堆积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国内外轮胎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经研究分析,发现原因是现在轮胎企业普遍采用的成型胶囊鼓具的硬度较高,在成型过程中,扇形块的径向往外移动会导致轮胎胎胚的胎圈部位受到严重挤压而变形,在轮胎硫化后,相应的部位材料分布出现问题,轻则影响轮胎使用寿命,重则造成轮胎的磨子口、甚至胎圈部位出现爆破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轮胎成型机胶囊鼓具,其结构简单,在不改变现有生产设备结构的前提下,在胶囊鼓上增设了胎圈软质保护套,对轮胎胎圈部位提供了可靠的保护,提高了轮胎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改进的轮胎成型机胶囊鼓具,包括成型胶囊鼓,成型胶囊鼓内设有能够径向移动的扇形块,扇形块上设有成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胶囊鼓上对应扇形块的部位套设有胎圈软质保护套,所述胎圈软质保护套的外周壁设有缓冲成型槽,该缓冲成型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成型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胎圈软质保护套采用具有良好回弹性能的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不改变现有生产设备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在胶囊鼓上增设了胎圈软质保护套,胎圈软质保护套给轮胎胎圈部位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保护轮胎胎胚在硫化前的胎圈部位完整性,预防变形,减少硫化后轮胎胎圈部位出现问题的概率,提高了轮胎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2)由于增设了胎圈软质保护套,在相同的扇形块的径向位移量下,扇形块可以更好地锁住胎圈部位,防止轮胎胎体上抽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及应用情况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成型胶囊鼓、2—扇形块、3—成型槽、4—胎圈软质保护套、5—缓冲成型槽、6—胎圈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轮胎成型机胶囊鼓具主要由成型胶囊鼓1、扇形块2和胎圈软质保护套4组成。
如图1所示,扇形块2设置在成型胶囊鼓1内,扇形块2能够径向移动,扇形块2上设有成型槽3,扇形块2径向移动时对轮胎胎胚的胎圈部位6进行挤压成型;所述胎圈软质保护套4套设在成型胶囊鼓1上对应扇形块2的部位处,所述胎圈软质保护套4的外周壁设有缓冲成型槽5,该缓冲成型槽5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成型槽3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的胎圈软质保护套4采用具有良好回弹性能的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不仅适合用于无内胎型轮胎,也可适用于有内胎型轮胎。采用两台成型机进行对比,一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胶囊鼓具,另一台采用以往的不带有胎圈软质保护套4的胶囊鼓具,对比试验结果发现,使用胎圈软质保护套4的胶囊鼓具制成的轮胎出现胎圈问题的数量大大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6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出油率的家用榨油机
- 下一篇:一种雨靴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