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侵植物刺萼龙葵植株刈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431.9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4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业;陈斌斌;刘佳静;张玉霞;包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028043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侵 植物 刺萼龙葵 植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刈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入侵植物刺萼龙葵植株刈割装置。
背景技术
刺萼龙葵为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0-70cm,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自中下部多分枝,密被长短不等带黄色的刺,刺长0.5-0.8cm,并有带柄的星状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8-18cm,宽4-9cm,不规则羽状深裂及部分裂片又羽状半裂,裂片椭圆形或近圆形,先端钝,表面疏被5-7分叉星状毛、背面密被5-9分叉星状毛,两面脉上疏具刺,刺长3-5mm。刺萼龙葵是一种有严重危害的有毒植物,风险值为86,目前在铲除刺萼龙葵(尤其是成熟植株),基本都人工使用铁锹、耙子,清理过程中极易扎伤人员,因其主茎及分枝木质化程度高,普通人工铲除存在着既费力,又加大二次传播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目前人工铲除刺萼龙葵植株过程中费时费力,清理不彻底加大二次传播风险,同时极易扎伤人员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入侵植物刺萼龙葵植株刈割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齿轮刀片、电机室、两个挡板和四个车轮,电机室内设有发动机,电机室下端的四个底脚分别各设有车轮,电机室的前端设有齿轮刀片,齿轮刀片与发动机的电机轴连接,齿轮刀片前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挡板,两个挡板的末端分别与电机室的前端面固接,电机室的两侧分别各设有推车手柄,一个推车手柄上设有电机开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方便,操作省力,快速刈割,收集效果好,工作效率提高85%以上,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刈割效果好,杜绝了二次传播的风险,同时整个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刺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入侵植物刺萼龙葵植株刈割装置包括齿轮刀片4、电机室6、两个挡板1和四个车轮2,电机室6内设有发动机,电机室6下端的四个底脚分别各设有车轮2,电机室6的前端设有齿轮刀片4,齿轮刀片4与发动机的电机轴连接,齿轮刀片4前端的两侧分别各设有挡板1,两个挡板1的末端分别与电机室6的前端面固接,电机室6的两侧分别各设有推车手柄3,一个推车手柄3上设有电机开关5。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挡板1为L形挡板1。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如此设计可将刺萼龙葵植株集中收集到两个L形挡板1之间、齿轮刀片4的正前方,实现快速刈割。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两个推车手柄3平行设置,两个推车手柄3之间设有横梁3-1。其它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推动推车手柄3,带动车轮2前行,使装置在草地上移动,利用挡板1将刺萼龙葵植株收集起来,开启电机开关5,发动机转动,带动齿轮刀片4高速旋转,将带刺木质化的刺萼龙葵植株刈割倒,完成整个刈割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民族大学,未经内蒙古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密封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纳米聚合物复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