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车架及商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728.5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周新华;牛玉芹;黄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黄志兴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商用 车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具体地,涉及一种商用车车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车架通常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如铸造)制成,该车架的刚度整体一致,该车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不能将碰撞能量在到达乘客座椅的位置前被吸收,从而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局部刚度改变的商用车车架,以在商用车发生碰撞时在碰撞能量到达乘客座椅位置前提高对碰撞能量的吸收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商用车车架,该商用车车架能够在该商用车发生碰撞时,在碰撞能量到达乘客座椅位置前提高碰撞能量的吸收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车车架,该商用车车架包括前横梁和分别固定安装在该前横梁两端的一对纵梁,其中,所述商用车车架还包括从所述纵梁延伸超出所述前横梁的突出部且该突出部的刚度小于所述纵梁的刚度。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纵梁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所述突出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前横梁呈U形的第一构件和与该第一构件固定配合组成所述空腔结构的第二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第二构件通过粘接或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纵梁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突出部作为单独的部件固定于所述纵梁。
优选地,所述商用车车架还包括弹簧,该弹簧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前横梁。
优选地,所述空腔结构具有封闭前端口的盖板,该盖板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盖板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商用车,其中,所述商用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商用车车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横梁上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突出部且该突出部的刚度小于纵梁的刚度,该商用车车架在该商用车发生碰撞时,该刚度较小的突出部首先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剩余的碰撞能量传递给纵梁,从而在碰撞能量到达乘客座椅位置前提高了碰撞能量的吸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商用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商用车车架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提供的商用车车架的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前横梁 2 纵梁
3 突出部 42 弹簧
411 第一构件 412 第二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车车架,该商用车车架包括前横梁1和分别固定安装在该前横梁1两端的一对纵梁2,其中,车架还包括从纵梁2延伸超出前横梁1的突出部3且该突出部3的刚度小于纵梁2的刚度,所述突出部3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空腔结构,所述突出部3包括固定于前横梁1呈U形的第一构件411和与该第一构件411固定配合组成空腔结构的第二构件4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前横梁1上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突出部3且该突出部3的刚度小于纵梁2的刚度,该商用车车架在该商用车发生碰撞时,该刚度较小的突出部3首先发生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剩余的碰撞能量传递给纵梁2,从而在碰撞能量到达乘客座椅位置前便提高了碰撞能量的吸收率。
该突出部3的刚度小于纵梁2的刚度可以通过减少该突出部3的结构厚度实现,例如,该突出部3与纵梁2的材料相同,该突出部3为空腔结构,可以设置为该空腔结构的侧壁的厚度小于纵梁2的厚度,也可以通过使用刚度小于纵梁2的刚度的材料制造,还可以通过在该突出部3上设置平行于前横梁1的孔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商用车可以为市面上较为常见的客车、货车或半挂牵引车。如图1和图2所示,该突出部3可以与纵梁2一体形成并延伸超出前横梁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