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镊式清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794.2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0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健羽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种道北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镊式清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耳器,尤其是一种镊式清耳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挖耳勺掏挖耳朵内产生的耳屎,但是现有的挖耳勺功能单一,只能进行掏挖工作,而当耳道里耳屎过大时,用挖耳勺掏挖十分不方便,也很难掏挖干净,有时稍有不慎,耳屎会再次调入耳道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镊式清耳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能实现基本的掏挖功能,而且当发现耳道有过大耳屎时,还可以夹取住耳屎,防止耳屎再次调入耳道内,操作起来省时省力,可以有效、干净并彻底清理耳朵内的耳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镊式清耳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在下压板尾端底部设有一手柄,下压板的前端设有一向下倾斜设置的上夹板,在上压板前端设有一椭圆形卡块,与上夹板相铰接的下夹板的尾端设有一与椭圆形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在下夹板前端外侧设有一凹槽;在上压板与下压板尾端相对一侧固连一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的弹簧。
在上压板与下压板尾端相对一侧还固连一连接上压板与下压板的限位绳。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在下夹板上的凹槽,能够实现挖耳勺的基本掏挖功能,而且当发现耳道有过大耳屎时,还可以通过打开、闭合上夹板与下夹板以夹取住耳屎,防止耳屎再次调入耳道内,操作起来省时省力,可以有效、干净并彻底清理耳朵内的耳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上压板;2、下压板;3、手柄;4、上夹板;5、椭圆形卡块;6、下夹板;7、卡槽;8、凹槽;9、弹簧;10、限位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镊式清耳器,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压板1和下压板2,在下压板2尾端底部设有一手柄3,下压板2的前端设有一向下倾斜设置的上夹板4,在上压板4前端设有一椭圆形卡块5,与上夹板4相铰接的下夹板6的尾端设有一与椭圆形卡块5相配合的卡槽7,在下夹板6前端外侧设有一凹槽8;在上压板1与下压板2尾端相对一侧固连一连接上压板1与下压板2的弹簧9。
在上压板1与下压板2尾端相对一侧还固连一连接上压板1与下压板2的限位绳10。
当给别人清理耳朵时,一人可以用手握住下压板2尾部上的手柄3,将相互闭合的上夹板4与下夹板6底端深入到耳道内,利用下夹板6底端的凹槽8进行基本的掏挖工作,当发现耳道内有大块耳屎时,可以用手持手柄3的拇指按动上压板1的尾端,使上压板1前端的椭圆形卡块5向上移动,从而使下夹板6顶端的卡槽7顺时针旋转,并带动与上夹板4铰接的下夹板6顺时针旋转,此时,上夹板4与下夹板6打开,用于夹取大块耳屎,可防止再次掉落到耳道内。夹取完成后松开拇指,处于压紧状态的弹簧9通过自身的张力将上压板1与下压板2分离,使椭圆形卡块5向下移动,从而使下夹板6顶端的卡槽7逆时针旋转,并带动与上夹板4铰接的下夹板6逆时针旋转,将上夹板4与下夹板6闭合在一起。如此重复,操作起来省时省力,可以有效、干净并彻底清理耳朵内的耳屎,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健羽,未经王健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