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7913.4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苏昱逢;邱涛;李伟;王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9/02 | 分类号: | B64D3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致仁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半收放式受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受油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应用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长途飞机,需要在中途对其进行加油,在飞机上额外增加空中受油装置,较简单的方式为固定式受油装置,将受油装置系统直接固定在座舱附近机体外部结构上,平时可拆卸,传统的受油装置会受到气动载荷的作用,靠近座舱,对飞行员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同时对飞行员视线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
所述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构成如下:受油插头1、受油管2、摇臂3、机械锁4、液压装置5、气动整流槽6、外筒7和作动筒8;气动整流槽6固定于飞机上,受油插头1的一端与受油管2相连接,受油插头1的另一端与为本飞机加油的其它设备相连接,所述受油管2与作动筒8的一端相连接,作动筒8的另一端通过机械锁4滑动连接于外筒7内侧,所述液压装置5与外筒相连接,外筒7通过连接件与整流槽6相连接,且与燃油管路相连接,所述摇臂3的一端与受油管2或作动筒8转动连接,摇臂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气动整流槽6上。
所述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和输油输送,同时能够实现油管伸缩、上下位锁一体化;收回后,受油管2、摇臂3等均嵌入气动整流槽6内;气动整流槽6安装在机体承力结构件上,便于结构传载;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满足不同需求。
所述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能够克服传统固定式受油装置的缺点。具有可收放功能,收回后受油装置大大降低与机体外表面的高度距离,消除噪声和视线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述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构成如下:受油插头1、受油管2、摇臂3、机械锁4、液压装置5、气动整流槽6、外筒7和作动筒8;气动整流槽6固定于飞机上,受油插头1的一端与受油管2相连接,受油插头1的另一端与为本飞机加油的其它设备相连接,所述受油管2与作动筒8的一端相连接,作动筒8的另一端通过机械锁4滑动连接于外筒7内侧,所述液压装置5与外筒相连接,外筒7通过连接件与整流槽6相连接,且与燃油管路相连接,所述摇臂3的一端与受油管2或作动筒8转动连接,摇臂3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气动整流槽6上。
所述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通过液压驱动和输油输送,同时能够实现油管伸缩、上下位锁一体化;收回后,受油管2、摇臂3等均嵌入气动整流槽6内;气动整流槽6安装在机体承力结构件上,便于结构传载;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满足不同需求。
所述飞机半收放式受油装置,能够克服传统固定式受油装置的缺点。具有可收放功能,收回后受油装置大大降低与机体外表面的高度距离,消除噪声和视线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9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灌装机的进袋机构
- 下一篇:只使用2D荧光透视自动地确定3D导管位置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