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吊型食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8098.3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3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食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食管支架。
背景技术
食管狭窄或者食管气管瘘是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甚至生命的严重疾病,在食管腔内植入食管支架,是治疗食管狭窄或者食管气管瘘较便捷、安全、有效、微创的一种方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植入的食管支架容易出现移位、脱落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食管支架的移位和脱落问题,通常将食管支架的一端或两端做成特殊形状的扩大部位,如“喇叭状”、“酒杯状”或“球头状”等,以减少食管生理性蠕动导致食管支架的移位、脱落,或者在食管支架的一端或两端设置伸出支架壁并刺入食管组织的金属倒刺;但是扩大部位和倒刺又会造成支架植入后使患者产生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并且倒刺还有导致食管壁及周围组织损伤的风险。
因此需要一种能消除食管支架移位、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和临床效果的新型食管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吊型食管支架,以解决现有食管支架存在的容易移位、脱落和耐受性差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悬吊型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的支架体和与支架体一端连接的悬吊绳。
进一步,所述支架体包括直管状的钢丝骨架和包覆在钢丝骨架外的硅橡胶膜。
进一步,所述支架体的两端设置有硅橡胶裙边。
进一步,所述悬挂绳包括与硅橡胶裙边连成一体的悬挂管和设置于悬挂管中并与钢丝骨架连接的钢丝纤维。
进一步,所述悬挂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长度测量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悬吊型食管支架,其支架体为圆柱管状,可与人体食管腔形状很好的吻合,不存在刺激食管的扩大部或尖刺部,使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同时在支架体植入食管后,可将悬挂绳从患者鼻腔中穿出、并通过胶布等固定在体外,从而可消除支架体因食管生理性蠕动等导致地食管支架移位、脱落的问题,固定可靠性好,治疗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悬吊型食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悬挂绳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悬吊型食管支架,包括圆柱管状的支架体1和与支架体1一端连接的悬吊绳2。
本实施例悬吊型食管支架,使用时,现将支架体1植入食管腔,再将悬吊绳2从患者鼻腔中穿出,并通过胶布等将悬吊绳2固定在体外,支架体1固定可靠,从而能消除支架体1因食管生理性蠕动等导致地食管支架移位、脱落的问题。并且支架体1为圆柱管状,可与人体食管腔形状很好的吻合,不存在刺激食管的扩大部或尖刺部,使其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支架体1包括直管状的钢丝骨架101和包覆在钢丝骨架101外的硅橡胶膜102,钢丝骨架101强度好,可保证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硅橡胶膜102与食管壁接触舒适度好,可减轻植入食管支架后的不适感。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支架体1的两端设置有硅橡胶裙边3,硅橡胶裙边3可与食管内壁很好的贴合,可进一步减轻支架体1端部对食管的刺激,并能防止食物从支架体外壁流出。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悬挂绳2包括与硅橡胶裙边3连成一体的悬挂管201和设置于悬挂管201中并与钢丝骨架101连接的钢丝纤维202,管状结构的悬挂绳2具有更好的弹性变形性能,可减轻对食管、鼻腔内壁的挤压刺激,同时钢丝纤维202可提高悬挂绳2的强度,保证支架体1被可靠固定。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悬挂绳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长度测量刻度4,通过长度测量刻度4可以随时观察支架体1是否出现移位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80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