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地区轿车用发动机冷却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8100.7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谢辉;郑慧民;赵万星;谭方森;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6 | 分类号: | F04D25/16;F04D29/38;F04D29/5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郭云 |
地址: | 400037 重庆市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地区 轿车 发动机 冷却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风扇。
背景技术
发动机作为轿车的动力,一般采用水冷方式进行冷却散热,而冷却风扇是水冷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为水冷系统中的水箱散热,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的散热性能。
现有发动机冷却风扇多为单叶片,置于进气格栅与散热器之间,叶片迎向风面。随着发动机冷却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双叶片冷却风扇,两只叶片并排单向旋转以增强降温效果。但是,受技术条件限制,在风量和降温效果方面仍不能满足高温地区用轿车的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改进,拟提供一种适合高温地区轿车用的发动机冷却风扇,在没有大幅度增加车辆负荷的前提下,显著提升冷却风扇的降温效果。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温地区轿车用发动机冷却风扇,包括护风罩(1),并排安装在护风罩(1)内的左风扇(2)和右风扇(3),所述左风扇(2)和右风扇(3)的叶片旋转方向相反,关键在于:所述左风扇(2)的叶片数量多于右风扇(3)的叶片数量,左风扇(2)的直径大于右风扇(3)的直径,且左风扇(2)的叶片呈锯齿形。
优选为,所述左风扇(2)的叶片数量为9个,右风扇(3)的叶片数量为7个,左风扇(2)的直径为328±5mm,右风扇(3)的直径为309±5mm。
在所述护风罩(1)上方设置有两个螺孔(1a),在护风罩(1)下方设置有两个插销(1b)。护风罩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在水箱上水室上,下方通过插销插入水箱下水室的销孔中,从而实现了冷却风扇的安装和固定,安装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所述左、右风扇(2、3)均带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置于对应风扇的驱动电机后方,起隔离机舱散发热量的作用,延长风扇驱动电机的寿命。
有益效果是:针对轿车冷却风扇安装位置处的气流大小不同,采取差异化设计左、右风扇的叶片数量、风扇直径,以消除气流不均所产生的挠动噪音,最大限度地利用气流以增强降温效果、降低振动噪音;同时,将叶片数量多、直径大的风扇叶片设计成锯齿形,以增加叶片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强叶片对气流的推动力,进一步提高进风量。在没有大幅度增加车辆负荷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冷却风扇的降温效果,特别适合高温地区的轿车发动机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所示的高温地区轿车用发动机冷却风扇,主要由护风罩1、左风扇2、右风扇3,两个驱动电机、两根传动轴组成。左风扇2和右风扇3并排安装在护风罩1内,左风扇2和右风扇3的叶片旋转方向相反。护风罩1构成左风扇2、右风扇3的安装框架,每个风扇对应一个驱动电机和一根传动轴,驱动电机和对应的风扇叶片位于同一根传动轴上,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各自对应的风扇叶片转动,两个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两个风扇的叶片安装方向相反,风扇叶片反向旋转,形成气流以降低散热器外壳温度。以上所述在现有双叶片冷却风扇中已有应用,在此不再赘述。
左风扇2的叶片数量多于右风扇3的叶片数量,左风扇2的直径大于右风扇3的直径,且左风扇2的叶片呈锯齿形。左风扇2和右风扇3数量最好均为奇数,以满足汽车风扇的设计规范。
优选为,左风扇2的叶片数量为9个,右风扇3的叶片数量为7个,左风扇2的直径为328±5mm,右风扇3的直径为309±5mm。
在护风罩1上方设置有两个螺孔1a,在护风罩1下方设置有两个插销1b。护风罩1由PA66制成。
左、右风扇2、3均带有隔热板4,隔热板4置于对应风扇的驱动电机后方。隔热板4由光滑耐高温材料构成,起隔离机舱散发热量的作用。图2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气流方向,以气流方向来确定前后方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8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喷头五工位喷粉机
- 下一篇:一种隐形多功能翻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