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多孔状持握带的手机持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8310.6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宗谕 |
主分类号: | H04M1/21 | 分类号: | H04M1/21;A45C13/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杨依林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多孔 状持握带 手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在大屏幕手机中的一种持握装置,该装置不但可以应用在手机中,也同样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MP3播放器等小型便携电子设备中。
背景技术
手机是现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必备工具,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沟通方式。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使手机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功能,几乎整合了过去很多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几乎可以成为电子产品的功能综合体。电脑、数码相机、MP3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游戏机等等众多功能,真可以成为一机在手无所不能了。正是由于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手机的样式和硬件也不断开始更新,其中最显著的更新就是越来越大的屏幕,随着人们对屏幕显示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对手机的尺寸与便携性之间的矛盾,也做出了妥协。因此手机屏幕不断增加,时至今日已经达到了五英寸以上,个别厂家甚至推出7寸的手机,甚至突破了平板电脑和手机之间的界限。随着手机屏幕的不断加大,在带来各种使用优点的同时,手机的持握能力也同时开始不断降低,由此导致的原本可以单手使用的手机,只能依靠双手操作,而且手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滑落损坏的情况,虽然有些人自行配置手机套等辅助配件,但是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手机持握装置,可以显著提高手机持握的安全性,使大屏幕手机在安全持握的前提下,还可以安全可靠的进行单手操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多孔状持握带的手机持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持握装置固定在手机本体上,由带有容置腔的固定座和持握带组成,所述的容置腔至少一端设置有伸缩腔,持握带至少一端设置在伸缩腔中,持握带设置有容置腔盖板并扣合在容置腔上,所述的持握带至少一端设置有一个以上伸缩孔,所述的伸缩腔开口位置设置有与伸缩孔相配合的限位齿。
容置腔盖板由持握带本体延展构成且与容置腔开口相配合形状,将上述容置腔开口封闭。
容置腔盖板套装在持握带上且其形状与容置腔开口相配合,所述的容置腔盖板可以在持握带上滑动。
所述的容置腔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开启的凹坑或者突块。
所述的伸缩腔开口小于腔体内部尺寸,所述的持握带末端设置有大于伸缩腔开口的防脱头。
所述的容置腔中两端均设置伸缩腔。
所述的伸缩腔开口处的限位齿与该开口下方之间的距离大于持握带的厚度。
所述的固定座底部设置有不干胶粘接层。
所述的固定座与手机外壳为一体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持握装置通过采用一个可伸缩的持握带结构,并利用持握带伸出后构成一个指环,从而实现了插入一节手指即可可靠持握手机的目的,在大幅提高对手机持握的可靠性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手指操控手机屏幕的范围,采用这种持握装置,可以实现单手操控五寸甚至六寸手机的全屏触控,因此大大方便了大屏幕手机使用方便性;另外本实用新型还通过采用在持握带上设置带有通孔的持握带和在容置腔中设置伸缩腔等结构,使持握带的伸出长度可以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使其适应手指粗细不同的所有人群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持握带末端设置防脱头的结构,避免了持握带的脱落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在持握带上设置容置腔盖板的结构,不但实现了对持握带的封闭存放,同时也避免了在不使用的时候,持握装置影响手机外观的问题。
总之,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的一系列技术改进,提供了一种专用于大屏幕触屏手机中使用的持握装置,该持握装置可以显著提高对手机持握的安全性,彻底解决了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跌落问题,同时大幅提高了手指的操控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处于使用状态的A-A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关闭状态的B-B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处于使用状态的A-A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处于关闭状态的B-B剖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持握带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宗谕,未经杨宗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8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