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89983.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0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9/00 | 分类号: | H01H5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极板 电容 分离 rf mems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设计涉及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属于射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F MEMS开关通常采用静电驱动技术,具有能耗低(数微瓦)、偏置网络简单、开关时间较短(电极尺寸小、膜层薄)等优点,但也存在驱动电压高(30-80 V)等缺点。而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电压一般要低很多,如手机的工作电压为3.3 V,需要增加向上变换器。另外,电容式RF MEMS开关的寿命与驱动电压有很大关系,驱动电压每下降5--7V,开关的寿命可延长10年。如何降低驱动电压,不仅和开关的材料有关,还与开关的几何结构紧密相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优化上极板的支撑结构,从而有效的降低微桥的弹性系数,从而降低电容式RF MEMS开关的驱动电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缓冲介质层、接地线、共面波导传输线、锚点、绝缘介质层、弹性折叠梁、上电极,所述接地线、共面波导传输线、锚点设于缓冲介质层上,所述绝缘介质层覆于所述共面波导传输线上,所述上电极与所述绝缘介质层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分为电容上极板和位于电容上极板两端的驱动电极板,所述驱动电极板和电容上极板之间通过两套弯曲形状为n形、弯曲个数为1个的弹性折叠梁连接;所述驱动电极板通过弯曲形状为n形、弯曲个数为2个、套数为2个的弹性折叠梁与锚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材料选用高阻硅(大于1000Ω·cm),缓冲介质层材料为SiO2,绝缘介质层材料为Si3N4。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介质层厚为1μm,所述绝缘介质层厚度为150nm。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板和电容上极板、所述弹性折叠梁材料为Si/Al合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通过采用2套弯曲形状为n形、弯曲个数为2个的弹性折叠梁结构的,同时将上电极分为通过双直梁连接的驱动电极板和电容上极板,有效地降低了微桥的弹性系数,从而有效地降低了降低开关的驱动电压,实验证明,驱动电压可低于3V。
附图说明
图1为RF MEMS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为弹性折叠梁结构形状示意图,图3为弹性折叠梁与上电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的含义如下:1弹性折叠梁,2上电极,3锚点,4缓冲介质层,5绝缘介质层,6共面波导传输线,7接地线,8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设计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包括衬底8、位于衬底上的缓冲介质层4、接地线7、共面波导传输线6、锚点3、绝缘介质层5、弹性折叠梁1、上电极2,所述接地线7、共面波导传输线6、锚点3设于缓冲介质层4上,所述绝缘介质层5覆于所述共面波导传输线6上,所述上电极2与所述绝缘介质层5留有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2分为电容上极板2-2和位于电容上极板两端的驱动电极板2-1,所述驱动电极板2-1和电容上极板2-2之间通过两套弯曲形状为n形、弯曲个数为1个的弹性折叠梁1-2连接;所述驱动电极板2-1通过弯曲形状为n形、弯曲个数为2个、套数为2个的弹性折叠梁1-1与锚点连接。
增加弹性折叠梁的弯曲个数可以降低弹性系数。但随着弯曲个数的增加,弹性系数降低的趋势逐渐减缓。过多的曲折个数,还会增加结构的平面尺寸,增大曲折梁折断、塌陷的概率。所以,本设计选取上述弹性折叠梁的弯曲个数。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8材料选用高阻硅(大于1000Ω·cm),缓冲介质层4材料为SiO2,绝缘介质层5材料为Si3N4。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驱动电极板、电容上极板分离式RF MEMS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介质层4厚为1μm,所述绝缘介质层5厚度为1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锟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9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合成孔径雷达面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接触式RF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