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开口式超声雾化灭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0699.8 | 申请日: | 2014-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梁天水;刘孟杰;张丽君;王涛;钟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超声 雾化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侧开口式超声雾化灭火器。
背景技术
细水雾在消防方面的应用始于四十年代,当时主要用于特殊的场所,如运输工具等。现在由于环保问题,卤代烷灭火剂被逐步淘汰,而细水雾作为灭火剂对于环境的潜在优势使其应用范围在不断的拓展,细水雾灭火系统用于居住建筑、可燃性液体储存设施及电器设备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细水雾灭火系统成功的关键,是增加单位体积水微粒的表面积。水微粒子化以后,即使同样体积的水,也可使总表面积增大。而表面积的增大,更容易进行热吸收,冷却燃烧反应。吸收热的水微粒容易汽化,体积增大约1700倍。由于水蒸汽的产生,既稀释了火焰附近氧气的浓度,窒息了燃烧反应,又有效地控制了热辐射,此外灭火效果还与细水雾相对于火焰的喷射方向、速度和喷水强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细水雾主要是通过高效率的冷却与缺氧窒息的双重作用来灭火的。
超声雾化器工作机理:超声雾化器利用电子高频震荡(振荡频率为1.7MHz 或2.4MHz,超过人的听觉范围,该电子振荡对人体及动物无伤害),通过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90%。另外在雾化过程中将释放大量的负离子,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等产生静电式反应,使其沉淀,同时还能有效去除甲醛、一氧化碳、细菌等有害物质,使空气得到净化。
中国专利:超声雾化灭火器(专利号200810020556.1)公开了一种利用超声雾化技术,雾化水来灭火的装置,另外中国专利:一种改进的超声雾化灭火器(专利号201220332245.0)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超声雾化装置。但上述专利中的出雾口都是朝上设置,水雾在出雾口处需要从水平流动变为竖直向上流动,不利于水雾的排出,这造成了相当量的能量损失,另外,朝上开口设计容易导致灰尘等杂物进入雾化室内部,不利于保持雾化室内水质的清洁;另外,上述专利中的水位调节单元/装置由于设置在雾化室内部,无法监控液位,一旦水位调节单元/装置缺水,将无法进行灭火工作,影响正常使用,而且不便于加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开口式超声雾化灭火器,采用侧开式出雾口,不仅出雾更顺畅,而且防止杂物落入雾化室,同时供水槽便于加水和监测水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开口式超声雾化灭火器,包括供电单元、雾化室、供水槽和设置在雾化室内的超声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侧开式出雾口和变频风扇,所述变频风扇连接有转速检测器,侧开式出雾口的下边缘铰接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的两侧边与侧开式出雾口的两侧边之间设置有扇形的折叠挡板,导流板的上边缘设置有卡珠,雾化室侧壁上设置有与卡珠过盈配合连接的卡槽,导流板外侧铰接设置有调角支架,雾化室侧壁上设置有与调角支架配套的支架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槽设置在所述雾化室内,雾化室的内腔通过浮球开关与供水槽相连通,供水槽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加水管道和液面指示管,加水管道和液面指示管均穿出雾化室侧壁与外界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打开后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9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水管道的顶端和液面指示管的顶端均高于所述供水槽的顶端,所述加水管道的顶端设置有漏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侧开式出雾口,不仅出雾更顺畅,而且防止杂物落入雾化室,同时供水槽便于加水和监测水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图。
图中:1、供电单元 2、雾化室 3、超声雾化器 4、供水槽 5、加水管道6、液面指示管 7、漏斗 8、浮球开关 9、侧开式出雾口 10、变频风扇 11、转速检测器 12、导流板 13、卡珠 14、卡槽 15、折叠挡板 16、调角支架 17、支架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0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超声雾化灭火器
- 下一篇:一种风幕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