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伤电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1095.5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国华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伤电疗装置。
背景技术
伤筋动骨一百天,很多骨伤患者需要长时间的静养才能恢复。骨伤恢复期间,由于病人需要支撑板、石膏或者钢钉等器械对伤骨进行固定,因此生活受到极大困扰。
有研究表明,对骨伤处进行低压(5-20V)刺激,有助于骨头愈合,缩短恢复时间。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骨伤处进行低压刺激的仪器,促进骨伤愈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骨伤电疗装置,解决了通过低压刺激促进骨伤愈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骨伤电疗装置,包括:电源、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和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第一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一发射电极,第二电压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第二发射电极;
所述第一发射电极为石墨盘,其半径为1-2厘米,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
所述第二发射电极为石磨盘,其半径为1-2厘米,通过导线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产生电路;
所述电源的电压为5-10V;
所述第一电压产生电路包括:
第一电感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
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至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第一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地电位,第二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发射电极;
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第二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一发射电极,其阳极连接至地电位;
第一开关驱动器,其为德州仪器公司UC3714芯片,基于控制端输入的时钟信号产生两路互补的开关驱动信号,一路耦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栅极,另一路耦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栅极;
第一频率发生电路,包括第一锁相环,其连接至晶振,所述晶振振荡频率为200MHz;第一低通滤波器,连接至第一锁相环的输出端;第一压控振荡器,连接至第一低通滤波器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第一放大器,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关驱动器的控制端;
所述第二电压产生电路包括:
第二电感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电源;
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一起且连接至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地电位,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发射电极;
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至第四开关管的漏极和第二发射电极,其阳极连接至地电位;
第二开关驱动器,其为德州仪器公司UC3714芯片,基于控制端输入的时钟信号产生两路互补的开关驱动信号,一路耦接至所述第三开关管栅极,另一路耦接至所述第四开关管栅极;
第二频率发生电路,包括第二锁相环,其连接至晶振,所述晶振振荡频率为400MHz;第二低通滤波器,连接至第二锁相环的输出端;第二压控振荡器,连接至第二低通滤波器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至第二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第二开关驱动器的控制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光关、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为MOSFET晶体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高频脉冲电压对骨伤处进行有效的刺激,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加快了伤骨愈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骨伤电疗装置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国华,未经王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1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