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内区冷负荷转移给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节能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068.X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7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张宇;刘志宏;黄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标新亚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5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内区冷 负荷 转移 生活热水 节能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内区冷负荷转移给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节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热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通常在为居民提供热水时,可以使用生产锅炉加热冷水,也可以单独设置风冷热泵机组提供生活热水,还可以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生活热水,抑或是用地表水源、地下水源热泵或土壤源热泵等独立生产生活热水。
然而,设置锅炉生产生活热水需单独设置锅炉房,成本高且不环保;设置风冷热泵机组或用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生活热水需单独设置系统,成本高,且受天气影响大;水地源热泵独立生产生活热水需单独设置机房,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内区冷负荷转移给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节能空调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供生活热水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内区冷负荷转移给生活热水热负荷的节能空调系统,包括:
空调设备、空调水循环装置、制冷剂循环系统和生活热水循环装置;
所述空调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制冷剂循环系统包括制冷主机;所述生活热水循环装置包括储水箱;
所述空调设备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储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二入水口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的第一入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水循环装置,所述辅助水循环装置包括第一水泵、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阀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三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三入水口连接;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三出水口与所述第四阀门的入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五阀门、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
所述第五阀门的入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三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五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六阀门的入水口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六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三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七阀门的入水口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第七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出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主机包括: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
所述蒸发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一入水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二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二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三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三出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水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水泵;
所述第二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阀门的入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水泵;
所述第三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二入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水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减震器和第二减震器;
所述第一减震器连接于所述第七阀门的出水口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一入水口之间;
所述第二减震器连接于所述制冷主机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入水口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自来水系统,所述储水箱包括进水箱和出水箱;
所述自来水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进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的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箱的入水口与所述储水箱的第一入水口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水循环装置还包括:螺旋除砂器和净化器;
所述螺旋除砂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螺旋除砂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净化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净化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阀门的入水口和所述第七阀门的入水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标新亚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标新亚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泥清理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复合空气洁净系统的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