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管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527.4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4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商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巧玲 |
主分类号: | B01L9/06 | 分类号: | B01L9/0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14423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架。
背景技术
试管架作为一种实验室常用器械,已经广泛应用与各类实验室。目前常见的试管架多为木制或竹制的方形架子,需要占用较大的试验台空间,无形中占用了实验人员操作的空间。同时,使用这类试管架时,试管底部必须与试管架接触,容易碰坏试管,当试管内正在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是,实验人员一般不敢轻易将试管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避免可能引起的试管爆裂,影响实验效率。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CN202590834U中,公开了一种树状试管架,通过能沿主轴上下滑动的多个试管支架解决了现有试管架占用较大的试验台空间的问题,通过设置试管网解决了试管容易被碰坏的问题。但由于其试管支架设置成树状,虽然可以减小对试验台台面的占据空间,但是较大的占用了实验台上方的空间,对实验人员的视线会照成一定的影响;试管网的使用虽然可以减少试管被碰坏的几率,但由于试管网不是固定,试管放置在上面后可能产生倾斜、掉落,特别是当试管内正在进行剧烈的化学反应时,此外,当试管长度差别较大时,需要反复更换不同大小的试管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方便、不占空间且不易碰坏的试管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管架,包括底座和垂直于底座的主轴杆,还包括设置在主轴杆上的一个或多个试管支架,所述试管支架可以在所述主轴杆上自由转动或限制角度转动,所述试管支架尾部设置有放置试管的试管孔,所述试管孔上设置有试管固定装置。因为试管支架可以绕着主轴杆转动,当不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其拨到同一侧,避免占用空间;因为试管孔上设置了试管固定装置,解决试管固定问题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解决试管易碰坏的问题。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的试管固定装置可以是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上设置有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瓣状体,所述瓣状体围成的圆内径小于试管的外径。在弹性垫圈上设置瓣状体的目的在于留足间隙,便于试管放入,同时同时提供适当的试管抱紧力。
弹性垫圈的材料可以是任意的弹性材料,优选为硅胶片。硅胶材料有利于散热,可以防止实验过程中试管被固定位置因过热而爆裂。
本实用新型试管架的试管固定装置还可以是试管夹,该试管夹可以是普通的试管夹,只要能使试管固定在试管孔上即可。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试管架,其底座下面还可以设置有吸盘,增加底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如下:
1-底座; 2-主轴杆;
3-试管支架; 4-试管孔;
5-弹性垫圈; 6-瓣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试管架,包括底座1和垂直于底座的主轴杆2,设置在主轴杆1上的试管支架3,在本实施例中,试管支架3的数量为三个。试管支架3可以在主轴杆1上自由转动,如果有必要也可以限制转动角度。试管支架3的尾部设置有放置试管的试管孔4,试管孔4上设置有试管固定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试管固定装置为弹性垫圈5,该弹性垫圈5由硅胶片制成,上面设置有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四个瓣状体6,瓣状体6围成的圆内径小于试管的外径,具体内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的加进来计算得出,瓣状体6之间的间隙不宜太小,此外,底座1下面还设置有吸盘(图中未显示)。
使用时,只要让底座1下面的吸盘吸附在试验台台面上,选择顺手的试管支架3拨到适当位置,将试管由上往下插入弹性垫圈5即可。使用完后可以取走试管,将不需要用的试管支架3拨到不影响实验操作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为,该试管固定装置为试管夹,试管夹可以是使用时常用的试管夹,只要能使试管固定在试管孔4上即可。使用时,只要用试管夹将试管夹住,将试管放入试管孔4,试管夹则轻放在试管支架3上。采用此方案的试管支架3最好是扁平状的,以便更好的放置试管夹。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各种变型,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巧玲,未经商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