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的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2763.6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2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崔元峰;吴明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电子产品测试主要为手动测试,由于车身控制器涉及所有车身系统功能,如外灯、内灯、锁、车窗、雨刮等多个系统,而手动测试是将零部件与线束平铺在一张桌子上,使用面积较大,线束杂乱、没有条理,测试耗时长,测试效率低,且在出现问题时定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汽车的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汽车的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的测试系统,包括:通过板卡与多个信号调理接口和多个模拟负载相连并进行数据交互的第一下位机,所述第一下位机运行实时操作系统;第一开关阵列;车身控制器,所述车身控制器依次通过所述多个调理接口、所述多个模拟负载和所述第一开关阵列与所述第一下位机相连;用于对所述车身控制器进行测试的第一上位机,所述第一上位机与所述第一下位机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测试系统,在测试时,闭合第一开关阵列,使第一下位机与车身控制器相连,第一上位机输出模拟信号(如开关信号、车速信号等),经相关信号调理接口发送至车身控制器,车身控制器处理后,将输出信号发送至第一下位机,经相应模拟负载运行后,将运行结果反馈至第一上位机,第一上位机判断运行结果是否正确,从而实现对车身控制器自身逻辑的测试,即实现了汽车的自动化检测,提高了测试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汽车的测试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第二开关阵列;真实车辆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和多个车辆负载,所述真实车辆控制信号输入接口和所述多个车辆负载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开关阵列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还包括:系统集成测试平台;通路选择件,所述通路选择件包括第一接口至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车身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阵列和所述第二开关阵列相连,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系统集成测试平台相连。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系统集成测试平台包括:第二上位机,所述第二上位机中设有发动机模型和变速箱模型;第二下位机,所述第二下位机与所述第二上位机相连,以根据所述发动机模型和变速箱模型执行相应功能,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上位机;车型台架,所述车型台架用于布置所述车身控制器及相关真实电器件和整车线束。
在一些示例中,当所述车身控制器与所述系统集成测试平台协同工作时,所述第二下位机通过网线与所述第一下位机相连以与所述第一下位机进行时钟同步。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车型台架上布置有实现车辆功能的功能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的测试系统。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的测试系统100,包括:第一下位机110、第一开关阵列120、车身控制器130和第一上位机140。
具体而言,第一下位机110通过相关板卡与多个信号调理接口和多个模拟负载相连并进行数据交互,且在一些示例中,第一下位机运行实时操作系统,用于运行第一上位机140编辑的相关模型。
第一开关阵列120例如可以为继电器组。
车身控制器130依次通过多个信号调理接口、多个模拟负载和第一开关阵列120与第一下位机11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27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