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3077.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4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冯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向荣 |
主分类号: | B65H54/10 | 分类号: | B65H54/10;B65H54/28;B65H54/70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将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也可以叫做捻线机。现有的绕线机一般用于铜线的缠绕,或者将棉纱线、人造纤维线绕制成为纱团或纱绽,但是无法对编织带进行绕制。现有绕线机所制成的线筒,都是通过绕线筒的主动转动来实现对线状物体的缠绕,随着绕线筒上线状物体的越来越多,绕线筒的直径越来越大,其线速度越来越大,这样,在绕线过程中,会导致线头与线尾的捻度不一致,影响编织带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线机,它可以将编织带揉搓并绕转成筒状,直接搁置在编织机上使用,并且能保证绕线的头尾粗细均匀,捻度一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绕线电机1、揉搓电机6,绕线电机1的输出轴通过动力传动机构连接主动转轴2,主动转轴2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以组成传动齿轮副4;从动齿轮固定设置于从动转轴3上,从动转轴3连接传动皮带5的一端;揉搓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线盘7,线盘7的中心开设有线孔71;线盘7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滚轮8,第一滚轮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滚轮9;第二滚轮9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杆11,夹持杆11上固定设置有夹持手111;夹持杆11的下方设置有动力滚筒12;动力滚筒12固定设置于动力滚筒架13的运动端上,动力滚筒架13能够绕其固定端旋转,从而带动动力滚筒12在上下两个工位上切换;动力滚筒12的下方设置有绕线筒14;当动力滚筒12处于下工位时,动力滚筒12与绕线筒14接触,当动力滚筒12处于上工位时,动力滚筒12与绕线筒14分离;动力滚筒1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辅助滚轮15;辅助滚轮15上沿周向设置有滚轮凹槽151,动力滚筒12沿周向设置有滚筒凹槽121;滚轮凹槽151和滚筒凹槽121的其中之一连接传动皮带5的另一端。
所述从动转轴3通过往复丝杠16或滚珠丝杠连接夹持杆11。
当所述传动皮带5位于辅助滚轮15的滚轮凹槽151内时,动力滚筒12不动,辅助滚轮15转动,此时能够将动力滚筒架13向上翻起;当传动皮带5位于动力滚筒12的滚筒凹槽121内时,动力滚筒12转动;此时绕线筒14进行绕线。
所述揉搓电机6带动线盘7旋转,从而对线盘7内的线带10进行揉搓;所述绕线电机1带动主动转轴2旋转,主动转轴2通过传动齿轮副4带动从动转轴3旋转;从动转轴3带动往复丝杠16旋转,使夹持杆11左右移动;同时,从动转轴3通过传动皮带5带动动力滚筒12转动,动力滚筒12带动绕线筒14旋转,实现对线带10的卷绕。
所述第二滚轮9的安装高度大于第一滚轮8的安装高度。
所述往复丝杠16的行程与动力滚筒12的长度相匹配。
所述动力滚筒12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所述辅助滚轮15与动力滚筒12同轴设置。
所述揉搓电机6为立式电机,以带动线盘7绕其垂直轴线旋转。
所述动力滚筒架13设置有插销。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揉搓电机,能够实现对线带揉搓的效果,使线带达到编织标准。
本实用新型通过往复丝杠使夹持杆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在夹持手的带动下使线带均匀地在绕线筒上绕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绕线电机带动主动转轴及从动转轴旋转,从动转轴带动动力滚筒转动,动力滚筒带动绕线筒旋转,最终实现对线带的卷绕,从而能够将编织带绕转成筒状。通过动力滚筒带动绕线筒进行绕线,能够使绕线筒绕线的速度以及绕线长度始终处于同一水平,以保证绕线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滚筒及与其连接的辅助滚轮的示意图;
图3是多台绕线机并列设置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为绕线电机, 2为主动转轴,
3为从动转轴, 4为传动齿轮副,
5为传动皮带, 6为揉搓电机,
7为线盘, 8为第一滚轮,
9为第二滚轮, 10为线带,
11为夹持杆, 12为动力滚筒,
71为线孔, 111为夹持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向荣,未经冯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0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样品检验自动传输系统
- 下一篇:车床加工内R自动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