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的氨吸收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3272.3 | 申请日: | 2014-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7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军;邢亚琴;陈辉;刘芳;尹兆江;王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磺 回收 装置 吸收 尾气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磺回收装置的氨吸收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30年代改良Claus硫磺回收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经过了近90年的发展和改进,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但由于Claus反应为可逆反应,受到化学平衡的制约,即使通过三到四级的转化,硫的总回收率只能达到98%左右,尾气指标达仍然达不到环保标准(GB16297-1996)。即要求硫回收率要高于99.5%才可以进行装置生产,目前国内外开发并实现工业化的工艺有几十种。按化学原理可分为:尾气还原吸收工艺、低温Claus工艺、直接氧化工艺和尾气燃烧氨吸收工艺。
现阶段,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处理常用的是还原-吸收法,即先把尾气中含硫化合物全部还原为H2S,然后再将其脱除,最终以酸性气或元素硫的形式回收,吸收液可循环再生使用。SCOT是典型的还原-吸收法,此工艺的主要缺陷是装置投资、操作成本和能量消耗都相当高。氧化-吸收法也是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先将尾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全部氧化为SO2,然后用溶液(或溶剂或碱液)吸收SO2,最终以硫酸盐、亚硫酸盐或SO2的形式回收。但大多数用于低SO2浓度排烟脱硫或处理冶炼厂、硫酸厂的尾气。尾气焚烧部分是把回收硫磺后的尾气直接焚烧,含硫化合物最终以SO2的形式排入大气。
氨吸收工艺是最近几年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工艺,是我国科研人员全面考虑材料、设备的综合使用情况,本着节能降耗、降低投资的原则,开发出的一种先进工艺。该工艺特点是:与还原类工艺相比,没有加氢还原反应,省去了加氢还原反应器和再热器;利用氨作吸收剂,吸收尾气中的硫化物,从而使尾气达标排放;操作简单;操作费用降低;占地面积也大大降低;装置总硫回收率可达到99.95%以上,排放指标能够大大低于环保标准水平,处于工艺领先水平。
电厂烟气中SO2净化方法常使用吸收法,也称为湿法烟气脱硫。按脱硫剂的种类划分为:以CaCO3(石灰石)为基础的钙法、以NH3为基础的氨法、以MgO为基础的镁法、以Na2CO3为基础的钠法。脱硫效率方面:钙法、镁法、钠法都能达到95%,而氨法能达到97%以上。原料来源方面:钙法原料为石灰石,来自天然矿,原料丰富;镁法原料为氧化镁,来自菱镁矿,原料有限;钠法原料有限;氨法原料来自合成氨,原料丰富。副产品用途:钙法副产品可做建材原料,但基本抛弃,二次渣污染;镁法副产品可做化肥添加剂,但基本抛弃,二次渣污染;钠法副产品可做玻璃生产原料,但因质量差,基本抛弃;氨法副产品为高效农用化肥,市场好,无污染。因此,氨法脱硫常用于电厂烟气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