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撬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3304.X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1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季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季柏 |
主分类号: | B29C33/20 | 分类号: | B29C33/20 |
代理公司: | 余姚德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9 | 代理人: | 刘世勇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工位圆盘机的开模装置,特指一种自动撬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制鞋模具一般采用多工位的圆盘机(20工位或者24工位)作为载体,而在模具的开模过程当中,往往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撬模。由于模具本身较重,在进行人工撬模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往往需要多个工人轮流倒班工作,而且效率低,难以实现高效、低劳动强度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使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提高撬模效率的自动撬模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自动撬模装置,包括有支架,其中,上述支架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安装有转轴,上述转轴上分别安装有驱动装置及旋转臂,上述驱动装置及旋转臂可相对支架进行转动,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与旋转臂的端部铰接,在该铰接处设置有与旋转臂铰接的开模钩。
作为优化,上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螺接固定在一连接块上,上述旋转臂与该连接块铰接;上述驱动装置上安装有导向杆,该导向杆的一端螺接在上述连接块上,另一端与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导向块插接。
作为优化,上述转轴的两端安装有轴承,上述轴承安装在支架上。
作为优化,上述驱动装置为油缸。
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过机械自动化撬模,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撬模装置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撬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支架,2为转轴,3为驱动装置,4为旋转臂,5为轴承,6为开模钩,7为连接块,8为导向杆,9为制鞋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自动撬模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动撬模装置,包括有支架1,其中,上述支架1的顶部及底部分别安装有转轴2,上述转轴2上分别安装有驱动装置3及旋转臂4,上述驱动装置3及旋转臂4可相对支架1进行转动,具体的说,当转轴2与支架1是固定连接时,上述驱动装置3及旋转臂4与转轴2是转动配合;当转轴2与支架1是转动配合时,上述驱动装置3及旋转臂4与转轴2可以是固定配合;而转轴2与支架1是转动配合时,转轴2的两端安装有轴承5,上述轴承5安装在支架1上,如此设计,能够确保转轴2稳定的安装在支架1上,同时,当转轴2转动时更加的灵活。本实施例转轴2安装有轴承5,转轴2与支架1是相对的转动关系,同时,驱动装置3及旋转臂4与转轴2是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上述驱动装置3为油缸。
上述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与旋转臂4的端部铰接,在该铰接处设置有与旋转臂4铰接的开模钩6;上述驱动装置3的驱动端螺接固定在一连接块7上,上述旋转臂4与该连接块7铰接;上述驱动装置3上安装有导向杆8,该导向杆8的一端螺接在上述连接块7上,另一端与设置在驱动装置3上的导向块插接。
上述开模钩6也是通过一转轴2与旋转臂4实现转动配合,上述连接块7与该转轴2是转动配合。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驱动装置3(即油缸)作收缩运动,在驱动装置3收缩的过程中,安装在驱动装置3上的导向杆8提供导向作用,使驱动装置3在收缩或者伸出时,保证其具有可靠的定向性。当驱动装置3收缩后,通过连接块7与其铰接的旋转臂4被带动转动,此时,开模钩6也随着驱动装置3的运动而上升,在上升的过程当中,开模钩6勾住圆盘机上制鞋模具9的上模,通过驱动装置3的拉力实现开模,打开一定的角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工人只需将模具内的产品取出即可;在产品取出之后,驱动装置3继续工作,将制鞋模具9的上模放下合模;此时,圆盘机转动,将未开启的制鞋模具9转动到撬模工位,通过本实施例自动撬模装置实现开模。
在开模的过程中,驱动装置3会产生一定角度的转动,也就是说,驱动装置3会绕着转轴2旋转一定角度,这是由于驱动装置3在工作时,旋转臂4的转动会使旋转轨迹与驱动装置3收缩运动轨迹是不同的,所以,驱动装置3与支架1之间必定是相对转动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季柏,未经杨季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3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模板龙骨拉紧丝杆的快速锁紧螺母
- 下一篇:一种间冷塔提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