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扣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3753.4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廷福;徐文萍;冯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2/00 | 分类号: | F16B2/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韩云涵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扣合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合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卡扣子扣多为螺纹结构,其不仅模具结构复杂,且子扣运动及复位时所需的力很大,安装及拆卸性较差,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另有一部分不带螺纹结构的卡扣,采用子扣与母扣相配合的方案,虽然简化了卡扣安装的过程,但是卡扣的拆卸依然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拆卸过程依然很不方便。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卡扣难拆卸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卡扣合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卡扣难拆卸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卡扣合件,包括:母扣和嵌套在所述母扣内的子扣,所述子扣包括子扣头部和上端与所述子扣头部连接的子扣导柱;所述母扣包括两片或以上的支脚,各所述支脚上端两两相连使得各所述支脚内侧形成一容孔,所述支脚上端具有向外侧凸起的母扣头部,所述支脚下端具有向内侧凸起的勾脚;所述子扣导柱中部具有用于涨开各所述支脚的撑开部;所述撑开部上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的第一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安装完成后,各所述支脚被所述撑开部向外侧撑开,各所述支脚下端被撑开的部分和所述母扣头部相配合达到卡合的目的。拆卸时,只需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所述子扣导柱被推动,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勾脚处,将所述勾脚完全容置在第一凹槽内,所述支脚靠近勾脚的一端恢复聚拢状态,此时,所述支脚外径小于安装孔内径,即可将所述卡扣合件拔离安装孔,轻易完成拆卸,解决了卡扣拆卸难的问题。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开部下方的子扣导柱上设有容置所述勾脚的第二凹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安装之前,所述勾脚完全容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此时,所述支脚为聚拢状态,所述支脚外径小于安装孔内径。所述卡扣合件安装时,将所述卡扣合件插入安装孔,所述母扣头部贴紧安装孔,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所述子扣导柱被推动,所述第二凹槽脱离各所述勾脚,当所述撑开部移动至所述勾脚处时,此时,由于所述勾脚处的撑开部直径大于勾脚的内径,各所述支脚被所述撑开部向外侧撑开,各所述支脚下端被撑开的部分和所述母扣头部相配合达到卡合的目的,轻易完成安装,解决了卡扣安装难的问题。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撑开部外侧设有限制各所述勾脚滑动的卡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时,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推动所述子扣导柱,此时,极易将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勾脚处,从而使得安装失败,需拔出所述卡扣合件重新安装,给使用带来不便,所述卡槽可以在所述撑开部滑动到所述勾脚处时,即进行卡合,限制所述撑开部与所述勾脚的错位,从而避免了安装时所述撑开部与所述勾脚的错位,更好的解决了卡扣安装难的问题。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撑开部一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上向下倾斜的第一坡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完成拆卸后,所述勾脚容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需将所述卡扣合件进行复位,以便下次使用,只需按压子扣远离子扣头部的一端,此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经过所述第一坡面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移动至所述撑开部。由于经过了所述第一坡面的引导,使得所述勾脚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阻力减小,使得复位更加省力,更加方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卡扣复位难的问题。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撑开部一侧的侧壁形成自内侧向外侧由下向上倾斜的第二坡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安装时,按压所述子扣头部,推动所述子扣导柱滑动,此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经过所述第二坡面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二凹槽,滑入所述撑开部。由于经过所述第二坡面的引导,使得拆卸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了卡扣拆卸难的问题。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各所述勾脚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坡面相配合的第三坡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扣合件在复位时,以所述子扣为参考系,所述勾脚经过所述第三坡面和所述第一坡面的引导,脱离所述第一凹槽,所述勾脚由所述第一凹槽滑至所述撑开部。由于所述第三坡面的引导作用,使得所述勾脚脱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阻力减小,使得复位更加省力,更加方便,更好的解决了卡扣复位难的问题。
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子扣头部向外侧凸起,所述母扣头部内侧设有容置子扣头部的第三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