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扳手的打气筒气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3806.2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9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屯***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无扳手的打气筒气嘴,在此尤指可省时省力单手操作,及可大大延长风嘴使用寿命的特殊技术。
背景技术
按,习用打气筒气嘴便如中国台湾公告第M318073号所示般,其风嘴头是于一组装孔中,由下向上的依序组设有橡胶风嘴、夹座、弹簧、压注器,更在压注器上方枢设有一具有凸轮的扳手,欲充气时,吾人只须将美式/法式接嘴由下向上的插入风嘴中,继之驱动扳手,使其凸轮能迫动压注器克服弹簧预设弹力而沿组装孔轴向的下移,俾进一步压制风嘴“轴向弹性变形”,使该风嘴能“径向弹性变形”的气密夹持美式/法式接嘴,用以遂行后续充气,待充气完成后,吾人须反向驱动扳手而释放压注器,俾使风嘴回复原状,以解除夹持美式/法式接嘴。
可是,该习用配置在实际使用上仍有以下问题:
一、吾人在欲充气而驱动扳手时,其施力除了要克服弹簧外,更须作用风嘴“轴向弹性变形”及“径向弹性变形”,其相当费力,难以单手操作,而需一支手握持风嘴头、另支手驱动扳手,方足以因应,使用上甚为不便,尤其在对球类充气时,须透过双脚夹住该球类,方能操作该打气筒气嘴,常会有手忙脚乱之感。
二、其橡胶风嘴是透过将垂直的“轴向弹性变形”转换成水平的“径向弹性变形”来夹持美式/法式接嘴,该风嘴本身受承的应力极大,极容易弹性疲乏而丧失气密性,造成吾人在充气时,不时会有漏气的问题。
本设计人有鉴于习用打气筒气嘴,有无法单手操作及无法长效气密夹持使用的缺点,经不断构思、创研,乃研发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扳手的打气筒气嘴,其可在尤指可省时省力单手操作,及可大大延长风嘴使用寿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无扳手的打气筒气嘴,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风嘴头,其具有孔径向下渐扩穿透底端的推拔孔,并于推拔孔顶端同轴接通有第一孔,另于第一孔接通有进气道;
一风嘴,其由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组成,第一及第二框体具有对合的嘴孔,顶缘并以第一枢部及第二枢部耦接,另,透过一限位件而定位于推拔孔内的原点位置;
一压注器,其能沿第一孔的滑合,且具有接通进气道的中介孔,并受一弹性组件推动而抵接第一及第二框体顶端,令第一及第二框体以第一及第二枢部为支点的撑开于原点位置,使嘴孔呈朝下渐开的提供接嘴由下向上插入,以便在带动第一及第二框体上移时,令推拔孔能强迫第一及第二框体紧密对合,用以迫紧嘴孔夹固接嘴,但是,在强迫接嘴脱出嘴孔时,该接嘴能连动第一及第二框体复位至原点,待嘴孔自动被撑开后,即可分离此接嘴。
进一步,第一框体于对合第二框体顶缘的前、后角落,分别凹设有约四分之一圆槽状的第一枢部,至于第二框体则具有相匹配的第二枢部,令第二枢部能吊挂的耦接于第一枢部上。
进一步,推拔孔横截面呈矩形,且于推拔孔一侧接通有一贯穿前后的第一定位部;第一框体在上下两端之间,另设有与第一定位部匹配的第二定位部;限位件对应的贯穿第一及第二定位部,用以定位第一框体于原点位置。
进一步,第一框体在第二定位部下方另设有深度较浅的第三定位部,在接嘴被夹合于嘴孔中时,令限位件对应卡掣于第三定位部。
进一步,于第一框体外周包覆有一层弹性变形较内部更佳的软质层,令第一框体的第二定位部及第三定位部可设于该软质层,至于第二框体外周另包覆有一软质层。
进一步,风嘴头于第一孔顶端同轴接通有第二孔,第二孔孔径较第一孔小,用以在相接的位置形成一肩部;压注器具有能沿第一孔滑合的第一轴部,该第一轴部外周更设有第一环槽,在第一环槽与第一孔之间则安装有第一垫圈;第一轴部底端则同轴向下接出有一较小径的第二轴部,该第二轴部恰能插入嘴孔,且于外周套设有第二垫圈;第一轴部顶端同轴向上接出有一较小径的第三轴部,其能沿第二孔限位滑合,而第三轴部在肩部与第一轴部之间套设有一弹性组件,使弹性组件能提供默认弹力予第一轴部,令第一轴部底端保持抵接于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顶端,以确保第一框体及第二框体能撑开的定位于原点位置。
进一步,压注器于第三轴部另设有一接通第一孔至第二轴部底端的中介孔,令中介孔能导通进气道与嘴孔。
进一步,风嘴头于第二孔顶端则同轴接通有一连通内外的第三孔,第三孔孔径较第二孔小;压注器于第三轴部顶端则同轴向上接出有一较小径的第四轴部,第四轴部可贯穿第三孔,且外周套设有第三垫圈,该第三垫圈能保持第四轴部与第二孔间的气密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双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3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膜泵用出水阀片
- 下一篇:一种用于100吨活塞力压缩机的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