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孔式散热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179.4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4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馨恩;蔡升宏;刘湘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支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孔 散热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片,特别是指一种网孔式散热片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装置效能的迅速提升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市场兴起,电子装置中的工作模块(例如IC芯片)在多功与微型化的双重需求下,单位体积的耗能功率也不断大幅提升,连带造成工作模块产生的废热也随之增加。若无法对工作模块进行适当的散热设计,将导致电子装置容易发生故障甚至损毁。因此,如何提升工作模块的散热效率一直是现今业界积极投入研究的课题。
而在各种散热的技术中,在工作模块表面装设散热片机构是一种相对经济且简易的选择。通过在工作模块的顶面安装一个具有高热传导系数的散热片机构,并在散热片机构相反于工作模块的一侧设置多个散热鳍片,让工作模块产出的废热可迅速地传导至散热片机构并通过散热鳍片散出,达到增进散热效率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散热片机构在装设于工作模块顶面时会将工作模块与工作模块周边的组件完全覆盖,因此常造成热空气积蓄在散热片机构的底部,并对工作模块及其周边的组件造成闷烧而导致工作模块过热损毁。此外,现有的散热片机构只利用顶面的散热鳍片进行散热,不但与空气接触的散热面积小,且只能被动地依靠空气流过散热鳍片将废热排除,故散热效率相比其他散热技术明显不佳。因此,现有的散热片机构设计显然还具有值得改善的空间。
从而,需要提供一种网孔式散热片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工作模块闷烧的散热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提升散热效率的散热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节省材料使用的散热片机构。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网孔式散热片机构适用于装设在一电子装置中一会产热的工作模块;该网孔式散热片机构包含:一连接该工作模块的基座、多个第一散热片以及多个第二散热片;该基座包括一面向该工作模块的第一侧面、一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以 及多个贯穿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的对流孔;该多个第一散热片由该基座的第一侧面凸伸且彼此间隔;该多个第二散热片由该基座的第二侧面凸伸且彼此间隔。
较佳地,该基座还包括一由该第一侧面向该工作模块凸伸的连接柱;该基座以该连接柱连接该工作模块。
较佳地,该连接柱具有一面积对应并连接该工作模块的连接面。
较佳地,该多个第一散热片界定多个位于彼此间的第一对流间隙;该多个第二散热片界定多个位于彼此间的第二对流间隙;该多个第一对流间隙与该多个第二对流间隙彼此以该多个对流孔相互连通。
较佳地,该基座与该工作模块彼此沿一连接方向排列;该多个第一对流间隙、该多个第二对流间隙及该多个对流孔彼此沿该连接方向对齐并排。
较佳地,各第一散热片与一对应的第二散热片彼此沿该连接方向对齐并排。
较佳地,该多个第一散热片与该多个第二散热片由该基座沿该连接方向延伸。
较佳地,该多个第一散热片与该多个第二散热片为方形针鳍式散热片、圆形鳍针式散热片、鳍片式散热片或鳍片断开式散热片。
较佳地,该多个对流孔呈方形孔或圆形孔。
较佳地,该基座、该多个第一散热片及该多个第二散热片彼此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基座形成多个贯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对流孔,使工作模块运作产生的热空气能经由对流孔迅速排除,不会积聚在第一侧面而避免了工作模块发生闷烧,且通过对流孔产生对流气流而增进了整体的散热效率,还由于对流孔的设置而节省了基座的材料使用。此外,通过面对工作模块的第一侧面与相反于工作模块的第二侧面分别设有第一散热片与第二散热片,大幅增加了网孔式散热片机构的散热表面积,使散热效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的特征与功效,将在参照附图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网孔式散热片机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与一工作模块的组装;
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与该工作模块的连接方式;
图4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顶面;
图5是一沿图4中V-V剖线剖切的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热传导;
图6是一沿图4中VI-VI剖线剖切的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产生的对流气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1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