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472.0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刚;周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54501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 支架 焊合件 快速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部件的焊接夹具,特别是一种用于焊接踏板杆支架焊接总成的快速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踏板杆支架焊合件由支架与弹簧限位板组焊而成,支架是作为加速器踏板总成的综合承接平台;弹簧限位板的作用一是限定弹簧的预紧力,二是辅助加强支架两翼的承载力。支架与弹簧限位板焊接前需采用人工进行预装配,人工预装配存在如下问题:
弹簧限位板外形尺寸较为简单,但支架的外形尺寸相对复杂,产品图设定的技术条件所要求的尺寸参数较高,冲压作业需落料-弯曲-成型-冲孔-冲侧孔等多道工序方能完成零件加工,故支架与弹簧限位板在焊接前预装入时存在较大的过盈配合间隙,装合极为不便,需增加钳工校型的工序才能完成后续的焊接作业。不仅耗时较长,增加工序也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耽误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简易、有效的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包括限位块、焊夹本体和锥面转轮机构,所述焊夹本体为一形状与支架相近、宽度尺寸略小于支架内腔的长方体,焊夹本体的左端有一45°斜面,斜面上开有与限位块滑动配合的卡槽,斜面右端为一开口通槽,所述锥面转轮机构通过台阶销轴安装在通槽内;
所述锥面转轮机构包括锥面转轮、球头手柄、扩位推杆和回位弹簧,所述锥面转轮为一带有4°锥角的扁圆柱体,锥面转轮开有中心孔并通过其中心孔和台阶销轴安装在通槽的前部,锥面转轮的圆周上连接有用于推动锥面转轮转动的球头手柄,通槽左端的焊夹本体上开有一与台阶销轴平行的台阶孔,台阶孔内安装有扩位推杆,所述扩位推杆为一带台阶的圆柱体,其台阶直径与所述台阶孔对应并滑配,扩位推杆的小直径台阶套装有回位弹簧,扩位推杆的内端为半球面、并分别顶向锥面转轮前后侧的锥面,当球头手柄推动锥面转轮从垂直状态顺时针转动到水平状态时,锥面转轮的锥面推动扩位推杆顶出焊夹本体前后的台阶孔外,当球头手柄推动锥面转轮反时针转动复原时,回位弹簧产生回复力将扩位推杆推回原位。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通槽的后部安装有用于限制球头手柄往下转的限位螺栓。
所述焊夹本体底面的后部有一突起的限位台阶。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之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之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带有锥面转轮机构,通过锥面转轮的锥面(即接触宽度)推动扩位推杆,实现向两侧扩展支架的两翼内间距宽度,从而满足工艺与焊接要求,有效的解决了因支架宽尺寸超差(36 )造成弹簧限位板预装配不便的问题,提高了焊接作业的生产效率,支架焊合件的每百件作业实作工时减少了15%左右;
2.通过设定快速焊接夹具的扩展尺寸,可忽略加工支架的冷冲模具结构及工艺方法等制约因素造成的尺寸超差问题,从而减少了模具的返修次数,加快了生产进度,降低模具返修成本;
3.本实用新型之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2:本实用新型之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1—主视图,图2—图1之俯视图;
图3~图4: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外形尺寸图:
图3—主视图,图4—图3之俯视图;
图5~图6:锥面转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主视图,图6—图1之左视图。
图中:
1—限位块,2—焊夹本体,21—通槽,22—台阶孔,23—限位台阶,3—扩位推杆,31—半球面,4—回位弹簧,5—锥面转轮,6—限位螺栓,7—球头手柄,8—台阶销轴,A—弹簧限位板,B—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踏板杆支架焊合件快速焊接夹具,包括限位块1、焊夹本体2和锥面转轮机构,所述焊夹本体为一形状与支架相近、宽度尺寸略小于支架内腔的长方体,焊夹本体的左端有一45°斜面,以保证弹簧限位板预装配时的设计角度,斜面上开有与限位块滑动配合的卡槽,斜面右端为一开口的通槽21,所述锥面转轮机构通过台阶销轴8安装在通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未经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顶升套架焊接装置
- 下一篇:微型轴承套圈加工机床的液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