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装快接鱼雷新式马笼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584.6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3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高科(天津)油气能源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装快接 鱼雷 新式 笼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装快接鱼雷新式马笼头。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完钻之后要进行通井、测井、井壁取芯等一系列工作,从而获取地层相关参数。目前测井主要是在钻井完工之后,用电缆和马笼头将测井仪器联接并送入井中,电缆和马笼头的作用是给仪器向下供电、并起到上传信号的作用。测井施工过程中对马笼头的安装、绝缘、通断、耐高温高压有着严格的要求。老式测井马笼头选用普通钢材且马笼头内注硅油,下井一次需要保养洗擦,不仅污染工作环境,还给作业带来很多不便,非常麻烦。如果使用后忘记保养擦洗,极其容易导致马笼头不能继续下次工作。现有的马笼头内不含快接鱼雷,需要外接快接鱼雷,并在外安装保护套,每次连接仪器时都很不方便,且安装结构复杂,浪费时间,影响作业时效,马笼头内部都安装有拉力棒,现今内部的拉力棒粗大不易更换,而且时常有自动退扣的情况发生,遇拉力时有时会拉断电缆。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装快接鱼雷新式马笼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装快接鱼雷、安全拉力棒、仪器连接线、仪器连接接口、一体化外壳、打捞头、密封接头,所述一体化外壳内侧安装有内装快接鱼雷、密封接头、安全拉力棒、仪器连接线,所述一体化外壳后侧设置有仪器连接接口,所述一体化外壳前侧安装有打捞头,所述内装快接鱼雷通过安全拉力棒和密封接头连接在一起,所述密封接头内侧设置有仪器连接线,所述仪器连接线另一头和仪器连接接口连接。
所述一体化外壳为钛钢一体化外壳。
所述密封接头为液压油密封接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有内装快接鱼雷,我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外壳使用钛钢(TC4)材质、不生锈、不腐蚀、重量轻、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的内部部件均为进口耐高温元器件、可以耐温175℃、耐压140Mpa、能适用于4500~5800米的深井使用,连续工作10小时,绝缘程度丝毫不会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接头为液压油密封接头,使用液压油密封无需经常维护保养,容易回收,节省人力物力,并且环保无污染。本实用新型的快接鱼雷为内装快接鱼雷,快接鱼雷直接安装在钛钢马笼头内部,与马笼头为一体结构,通断绝缘性能提高,现场更换方便,起吊下放仪器安全系数高。本实用新型内部还安装有安全拉力棒,安全性能高,不存在自动退扣可能,而且本安全拉力棒体积小,遇拉力时,安全拉力棒自动断裂,不会损伤电缆,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1,内装快接鱼雷-1、安全拉力棒-2、仪器连接线-3、仪器连接接口-4、一体化外壳-5、打捞头-6、密封接头-7。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装快接鱼雷1新式马笼头,包括内装快接鱼雷1、安全拉力棒2、仪器连接线3、仪器连接接口4、一体化外壳5、打捞头6、密封接头7,一体化外壳5内侧安装有内装快接鱼雷1、密封接头7、安全拉力棒2、仪器连接线3,一体化外壳5后侧设置有仪器连接接口4,一体化外壳5前侧安装有打捞头6,内装快接鱼雷1通过安全拉力棒2和密封接头7连接在一起,密封接头7内侧设置有仪器连接线3,仪器连接线3另一头和仪器连接接口4连接。一体化外壳5为钛钢一体化外壳5。密封接头7为液压油密封接头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高科(天津)油气能源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华能高科(天津)油气能源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