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湖面漂浮式航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608.8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武;吴立人;徐启文;席荣;杨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2/16 | 分类号: | B63B22/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湖面 漂浮 航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面交通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湖面漂浮式航标。
背景技术
湖泊水面宽阔、风浪大、水中固定的天然标识物少,尤其在枯水期时航槽浅而狭,一般需用侧面标来标识湖区航道的界限和障碍物。现有的侧面标结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固定灯桩式和浮标式两种。固定灯桩式航标适用于水位升降幅度小、航槽稳定的湖区,具有视距远、维护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造价高、防撞性能差和不能随航槽变化移位等缺陷。浮标式航标适用于水位升降幅度大的湖区,具有造价低、移位方便等优点,同时也存在视距近、浮标维护麻烦、漂移距离大导致难以准确标示航槽边线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湖面漂浮式航标,以期望该航标不受湖区水位升降幅度大小限制,并具有维护与移位方便、视距远、标示航槽线准确等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湖面漂浮式航标,其结构特点在于:设置一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钢制浮筒,在所述钢制浮筒的顶面上竖直设置有灯桩,在所述钢制浮筒的底部固定有定滑轮;缆绳绕过定滑轮,一端连接在投置于湖底的锚定块上,另一端悬吊一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湖面漂浮式航标,其特点在也于:
所述缆绳的长度使得在湖面达到最高水位时,钢制浮筒保持漂浮在水面上。
在定滑轮、缆绳、锚定块及配重块的配合作用下,使在湖面水位发生变化时,所述钢制浮筒保持垂直漂浮在锚定块上方、且所述灯桩保持竖直。
所述灯桩与所述钢制浮筒通过螺纹连接。
钢制浮筒漂浮在水面上,并保持一定的吃水深度,配重块的重力通过缆绳传递到钢制浮筒上。漂浮在水面的钢制浮筒在浮力、重力、灯桩重力及缆绳的拉力下平衡静止。当水位升降时,钢制浮筒所受浮力相应改变,平衡状态被打破,钢制浮筒将上下浮动调整,直至钢制浮筒回复至原有的吃水深度时,钢制浮筒所受浮力、重力及缆绳的拉力综合作用下重新平衡。当钢制浮筒在受风浪影响或船舶撞击发生漂移时,缆绳对钢制浮筒的拉力可使钢制浮筒快速复位。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湖面漂浮式航标,灯桩式标体结构满足了保证率高、视距远的要求;系泊定位采用缆绳、配重块及锚定块的结构方式,使航标整体造价较低,同时方便航标整体的快速、准确移位;钢制浮筒与锚定块间使用缆绳作为系留件,使航标在受撞击时,能产生一定的漂移距离,对航标整体起缓冲作用;配重块平衡方式使航标在受风浪影响或船舶撞击发生漂移时,也可快速、准确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中:1、灯桩;2、钢制浮筒;3、定滑轮;4、缆绳;5、锚定块;6、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湖面漂浮式航标的结构为:设置一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钢制浮筒2,在钢制浮筒2的顶面上竖直设置有灯桩1,在钢制浮筒2的底部固定有定滑轮3;缆绳4绕过定滑轮3,一端连接在投置于湖底的锚定块5上,另一端悬吊一配重块6。
具体实施中,缆绳4的长度使得在湖面达到最高水位时,钢制浮筒2保持漂浮在水面上。灯桩1与钢制浮筒2通过螺纹连接。
钢制浮筒漂浮在水面上,并保持一定的吃水深度,配重块6的重力通过缆绳4传递到钢制浮筒2上,转化为对钢制浮筒2向下的恒定拉力,漂浮在水面的钢制浮筒2在浮力、重力、灯桩1的重力及缆绳4的拉力下平衡静止。
当水位升高时,钢制浮筒2所受浮力增大,钢制浮筒2将向上浮动调整,直至钢制浮筒2向上浮动高度与水位上升高度相同时,钢制浮筒2所受浮力、重力、灯桩1的重力与缆绳4的拉力达重新平衡。在钢制浮筒2向上浮动调整直至重新平衡的过程中,配重块6将自动向上移动。
当水位下降时,钢制浮筒2所受浮力减小,钢制浮筒2将向下浮动调整,直至钢制浮筒2向下浮动高度与水位下降高度相同时,钢制浮筒2所受浮力、重力、灯桩1重力与缆绳4的拉力达重新平衡。在钢制浮筒2向下浮动调整直至重新平衡的过程中,配重块6将自动向下移动。
当钢制浮筒2在受风浪影响或船舶撞击发生漂移时,由于缆绳4上始终保持有张力,钢制浮筒2将在缆绳4张力沿水平方向分力的作用下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确保航标能准确标示湖区航槽边线。
在定滑轮3、缆绳4、锚定块5及配重块6的配合作用下,使在湖面水位发生变化时,钢制浮筒2保持垂直漂浮在锚定块5上方、且灯桩1保持竖直。
当湖区航线发生改变,需要重新标示航槽边线时,只需将锚定块5拉起,并将航标整体移动到新的航槽标示位置,放下锚定块5,即可完成对航标整体的快速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风电塔架预应力混凝土塔段与钢塔段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