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约束阻尼式减振降噪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4738.1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彪;赵方;魏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中铁科轨道交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6 | 分类号: | F16F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轨道交通 车辆 复合 约束 阻尼 式减振降噪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约束阻尼式减振降噪盘。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约束阻尼材料通常由一层约束层(通常采用金属材料),一层阻尼层(通常采用粘弹性材料)构成。其减振降噪原理为:当结构体系受力发生形变时,由于基层-阻尼层和阻尼层-约束层之间受力状况的差异,导致阻尼层上下表面产生不同的应力应变,阻尼层发生剪切变形(起主要作用)和拉-压变形(起次要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达到减振降噪目的。
但是,此结构由约束层、阻尼层构成,减振降噪效果主要取决于阻尼层材料的性能及厚度,从现有的阻尼层材料来看,大多数材料只是针对部分频率段有比较明显的减振降噪效果,很难找到一种对全部频率段都有明显效果的材料。当阻尼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后,再增加厚度对减振降噪效果的提升不太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约束阻尼式减振降噪盘,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约束阻尼式减振降噪盘,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阻尼层和约束层,所述基层和阻尼层之间还设置有扩展层,所述扩展层上设置有若干凹槽。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扩展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基层和阻尼层之间增加了一层带槽扩展层,由于在阻尼层和基层增加了带槽扩展层后,加大了基层和阻尼层之间的距离,当结构体系受到外力时,阻尼层材料上下表面的剪切变形比传统的约束阻尼结构更加明显,同时由于扩展层材料本身的剪切变形远大于其拉伸变形,更放大了阻尼层材料的剪切变形,从而能够耗散掉更多的能量,获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扩展层开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当扩展层受力时能产生更大的剪切变形。此外,可通过选型,使得扩展层的材料特性与阻尼层的材料特性形成互补,从而在更大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约束阻尼式减振降噪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基层,2、扩展层,3、阻尼层,4、约束层,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复合约束阻尼式减振降噪盘,包括依次设置的基层1、阻尼层3和约束层4,所述基层1和阻尼层3之间还设置有扩展层2,所述扩展层2上设置有若干凹槽5。所述凹槽5的深度小于所述扩展层2的厚度。
当结构体系受到外力时,阻尼层材料上下表面的剪切变形比传统的约束阻尼结构更加明显,同时由于扩展层材料本身的剪切变形远大于其拉伸变形,更放大了阻尼层材料的剪切变形,从而能够耗散掉更多的能量,获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扩展层开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当扩展层受力时能产生更大的剪切变形。此外,可通过选型,使得扩展层的材料特性与阻尼层的材料特性形成互补,从而在更大的频率范围内获得更好的减振降噪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中铁科轨道交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北京中铁科轨道交通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4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