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井底落物与沉砂清理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5945.9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2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苗法;武培轩;贾震;韩涛;范金忠;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8 | 分类号: | E21B31/08;E21B27/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井底 清理 打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油田用新型井底落物与沉砂清理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石油井井底落物和沉砂清理方式需要配备多种工具,下多趟管柱,效率低、成本高,常规方式是依据落物的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捞取工艺,如铁磁性落物采用磁力打捞器,非铁磁性落物采用正反循环捞篮,井底沉砂采用捞砂泵等。在井底小件落物捞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砂埋现象,要想打捞成功就需要进行循环冲砂,是工具直接与落物接触或利用液流将落物带进工具。作业完成后,砂子会重新沉积到鱼顶上,要想彻底将沉砂带出地面只能采用捞砂泵。要想完成井底清理,必须配备多种工具,下多趟管柱,效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打捞效率高的新型井底落物与沉砂清理打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筒体以及其上端连接的上接头、下端连接的铣齿结构以及筒体内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的溢流单流阀、阻尼套、篮筐;所述的铣齿结构包括上端的连接套以及下端的锯齿形拨齿;所述的篮筐包括外围的环状篮架以及其内设有的由钢丝穿插形成的网格;所述的阻尼套包括外部的筒状滤体以及其内腔上端设有的筛板、内腔下端设有的由钢丝穿插形成的网格;所述的溢流单流阀包括阀体以及其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的导向帽、阀芯以及阀座;所述导向冒的中央设有导向孔、四周设有过流孔;所述的阀芯坐落在阀座上,阀芯中央设有阀芯杆且其一端穿过所述的导向孔、另一端穿过阀座,所述的阀芯杆上套装有弹簧,其一端与导向帽抵靠、另一端与阀芯抵靠。
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为:
所述的锯齿形拨齿表面铺焊接有耐磨的YD合金。
所述的篮筐中的网格直径不大于8mm。
所述的筛板直径为10mm,所述的阻尼套中的网格直径小于10mm。
所述的导向帽通过螺纹与阀体连接。
所述的阀座上割有多条0.2mm的渗漏缝。
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溢流单流阀、阻尼套、篮筐、筒体、背帽及铣齿组成,最下端设计有右旋的锯齿形拔齿,具有破碎和拨动井底非金属类大块落物的功能,篮筐、阻尼套、溢流单流阀结构可确保井底小件散落碎物全部被打捞。装置极大地简化了作业工序,可将井下各类散落物完全打捞,打捞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铣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仰视图;
图4是篮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阻尼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是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右视图;
图9是溢流单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溢流单流阀,3、阻尼套,4、筒体,5、篮筐,6、背帽,7、铣齿结构;11、连接套,12、拨齿;21、导向帽,22、弹簧,23、阀芯,24、阀座,25、阀体,26、渗漏缝,27、阀芯杆;31、滤体,32、筛板,33、护套,34、第一钢丝;41、篮架,42、护圈,43、第二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新型井底落物与沉砂清理打捞装置,包括上接头1、溢流单流阀2、阻尼套3、篮筐5、筒体4、背帽6及铣齿结构7组成,具体如下:
1、铣齿结构:装置的最下端设计有右旋的锯齿形拔齿12,拔齿12外表面铺焊有耐磨的YD合金,可实现对鱼顶落物的拨动和少量钻进,配合液流将落物和砂。
2、篮筐:篮筐5由筐架41、护圈42和第二钢丝43组成,篮筐5用于打捞直径在10-55mm之间的落物。篮架5是一个薄壁环,在圆周方向加工有向上倾斜15°的N个钢丝穿孔用来引导钢丝形成网格,网格直径不大于8mm。第二钢丝43直径为1mm,绕穿在筐架41上。护圈42将第二钢丝43固定在筐架41上,工作时落物在流动液体的驱动下压迫钢丝变形打开通道进入装置内,当循环停止后,变形钢丝复位封住通道,拦住落物实现捞获。
3、阻尼套:由滤体31、筛板32、护套33和第一钢丝34组成,滤体31上端是设计有多个直径10mm的筛板32,用来过滤直径大于10mm落物,下部是网格直径小于10mm的钢丝隔离网,将直径大于10mm的胶皮等软性落物拦住,避免其将筛孔堵塞。第一钢丝34由护套33固定在滤体31上,阻尼套用于保证流体通道畅通,小件落物和砂能够通过,并且把较大件落物揽到篮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5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