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6207.6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9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平;周勇安;卢强;黄立军;房雅君;朱以芳;王艳;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抱 弯头 手术 抓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
背景技术
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往往需要对机体中的组织进行抓取操作,尤其是一些相对较大的组织,诸如腔隙间隙脂肪组织、肿大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部分血管及支气管等,需要进行抓取清除操作,或进行牵开操作时,现有的手术器械往往无法满足手术需求。常规的手术器械进行这些操作时,由于器械本身的结构无法满足具体操作要求,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缺点:1、单次夹取的组织比较少,清除组织的效率地下,延长手术操作时间;2、一些较大的淋巴结或者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的淋巴结,夹持效果不可靠,容易出现淋巴结滑脱的情况,干扰手术进程;3、一些部位的血管或支气管需要进行牵开进行深部位的手术操作时,现有的手术器械抓持效果不可靠,易出现被抓持组织脱出,造成出血等手术意外,甚至可能危及生命;4、在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中,现有手术器械无法保证在进行组织抓取时不出现破裂,增加了肿瘤细胞的直接种植及血行播散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以解决现有淋巴结夹取钳夹持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包括钳状本体,本体 的两个持物端均设有夹取弯头,两个夹取弯头均弯向本体的中心线,两个夹取弯头顶端闭合形成封闭的中空腔体,两个夹取弯头的弧面上均设有竖向卵圆形通孔,两个夹取弯头关于本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夹取弯头尖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本体的底端对称设有两个夹持孔,两个夹持孔为横向设置的椭圆形通孔。
本体和夹取弯头的材质均为合金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环抱式设置的夹取弯头和60°的弯曲角度,保证了在进行抓取操作时,可以对部位较深、组织较大的淋巴结进行可靠的夹持,同时单次抓取的组织物较多,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夹取弯头,3.通孔,4.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其结构参见图1和图2,包括钳状本体1,本体1的两个持物端均设有夹取弯头2,两个夹取弯头2均弯向本体1的中心线,夹取弯头2尖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两个夹取弯头2顶端闭合形成封闭的中空腔体4,两个夹取弯头2的弧面上均设有竖向卵圆形通孔3,两个夹取弯头2关于本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本体1的底端对称设有 两个夹持孔5,两个夹持孔5为横向设置的椭圆形通孔,本体1和夹取弯头2的材质均为合金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环抱式弯头手术抓取钳在使用时,将两个夹持孔5套在手指上,横向设置的夹持孔5使得其可以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同时增加了使用者手指的活动空间;再利用两个夹取弯头2去夹取组织物,当夹取组织物较大时,多余的组织物可以从卵圆形通孔3中穿出;而且,两个夹取弯头2在闭合时相接触的表面为粗糙表面,增强了其对组织物的夹持力度。
两个夹取弯头2呈环抱式设置,夹取弯头2上的卵圆形通孔3相对设置,且夹取弯头2尖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这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该夹取弯头2夹取淋巴结组织时,夹持力度大且夹持力牢靠,对于一些较大的淋巴结或者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的淋巴结,可以单次夹取较多的组织物,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同时,对于深部位进行的手术操作,环抱式的夹取弯头2,以及60°的弯曲角度可以保证操作过程中,不易划伤周围的组织物,保障了手术过程的安全性。
两个夹取弯头2的端部合并的时候可以完全贴合,且两个夹取弯头2的端部均为粗糙表面,使得两个夹取弯头2在夹取组织时不易打滑,保证手术中牢固夹持组织;特别是卵圆形通孔3可以在进行淋巴结夹持时,将淋巴结卡在通孔3中,使淋巴结无法滑脱。
钳状本体1的材质为合金不锈钢材质,因此在夹持较大组织时可以利用其自身弹性,达到均匀夹持的作用,夹取弯头2处的夹持力较均匀且恒定,不易造成局部组织的破坏,减少病灶的转移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