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6850.9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0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汪炎法;单永华;洪顺生;王恩臣;李小斌;周永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基 施工 泥浆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泥浆处理方便的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桩基工程施工中,桩基泥浆起着平衡地层压力、保护孔壁稳定的重要作用,但多余泥浆及最终废浆的处置直接影响着现场工程进度、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是一直困扰工程施工的难题。目前常规的处置办法是将泥浆用封闭的槽罐车将泥浆运至郊外指定区域围堰堆积、自然干化、运至码头后再用船只驳运至海上指定区域排放。 这种常规的处置方式,往往因桩基工程产生的泥浆量大、受制于运输道路、排放码头的各方面原因,出现泥浆难以排放、现场泥浆水四溢、槽罐车运输途中遭受罚款等各方面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后果,致使泥浆处置费用显著增加;如出现码头卸点整顿时,直接导致现场停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泥浆处理方便的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包括泥浆池、送浆泵、加药桶、送药泵及泥水分离设备,所述的泥浆池和加药桶内均设置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浆池与送浆泵连接,加药桶与送药泵连接,送浆泵出料口与送药泵出料口均与透明混合液管进料端连接,透明混合液管出料端与泥水分离设备连接,泥水分离设备底部分别设置出水管和出渣管,出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的蓄水池与回水泵连接,回水泵出口与加药桶通过回水管连接,上述相邻部件均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桶包括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底部出口均与送药泵连接,顶部均与回水管连接,第一加药桶与送药泵、第二加药桶与送药泵之间的管道上分别设置第七阀门、第六阀门,所述的回水管上近第一加药桶一端、近第二加药桶一端分别设置第八阀门及第九阀门。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药桶包括所述的透明混合液管进料端还设置清洗水管,所述的清洗水管上设置第十阀门。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泵出口连接第二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的另外两通分别与回水管、回用水出水管连接,第二三通管与回水管、回用水出水管之间分别设置第三阀门与第四阀门。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浆泵与透明混合液管之间设置第一三通管,第一三通管的三通分别与送浆泵、透明混合液管及回浆管连接,所述的第一三通管与透明混合液管、回浆管之间分别设置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药泵出料口与透明混合液管进料端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五阀门。
所述的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处理泥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前准备 关闭所有阀门;
2)絮凝剂拌制
将絮凝剂及水分别加入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内,开启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所述的搅拌时间至少为0.5h,优选搅拌时间为0.5~1h,第一加药桶和第二加药桶在加药时交替使用;
3)泥浆和絮凝剂泵送
将桩基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收集入泥浆池内,开启搅拌装置搅拌,打开第一阀门,通过送浆泵将泥浆泵出,并依次经过第一三通管、第一阀门泵入透明混合液管,同时,打开第七阀门和第五阀门,用加药泵将第一加药桶内的絮凝剂泵出,经过第五阀门进入透明混合液管内与泥浆混合;
4)泥水分离
透明混合液管的泥浆和絮凝剂混合液进入泥水分离设备,所述的泥水分离设备包括离心机及电控装置,开启电控装置,离心机高速旋转,利用经絮凝处理的泥浆中固液两相的密度差,使固相颗粒迅速与水产生分离沉积在离心机转鼓内壁上,与转鼓作相对运动的螺旋叶片不断地将沉积的固体颗粒刮下并推出出渣管,进行后处理;分离出的水经出水管溢流排出至蓄水池内;
5)蓄水池水回收利用
打开第三阀门,利用回水泵将蓄水池内泵出,经过第二三通管及回水管,再打开第八阀门或第九阀门,将水泵入第一加药桶或第二加药桶中,用于溶解絮凝剂;打开第四阀门,将蓄水池内剩余的水经过回水泵泵出,由第四阀门及回用水出水管回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冲洗。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絮凝剂为阴离子PAM,阴离子PAM投料质量为水量的1.0‰~2‰。
所述的一种桩基施工泥浆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泥浆和絮凝剂的流量比为2.2:1,进入透明混合液管的流量为12m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未经浙江省地质矿产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6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级氢氟酸用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