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118.3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9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华;杨金国;董国鹏;罗晓健;潘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微型 倍频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电压设备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
背景技术
三倍频变压器用于电力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被试品的现场检测维护等工序,除了要对全绝缘变压器的主绝缘进行外施工频高压试验外,而且还要对变压器的纵绝缘以及半绝缘变压器的主绝缘进行感应高压试验。其性能可靠、能很好地满足变压器、互感器感应耐压的需要。
由于在做全绝缘变压器的交流耐压试验时,只考验了变压器主绝缘的电气强度,而纵绝缘并没有承受电压,所以要进行感应耐压试验。其目的是:检查全绝缘变压器的纵绝缘,线圈层间、匝间及段间;检查分级绝缘变压器主绝缘和纵绝缘,主绝缘指的是线圈对地,相间及不同电压等级的线圈间的绝缘。
目前,感应耐压试验需要一套100Hz~250Hz频率的电源设备,其整套设备笨重,搬运十分不便。现场工作操作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尺寸小,便于携带的三倍频变压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包括: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铜芯线;所述铜芯线为聚酯漆圆铜线;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一次侧的铜芯线的直径范围是:2.20mm~2.68mm;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二次侧的铜芯线的直径范围是:1.76mm~2.15mm;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一次侧为星形连接;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二次侧为开口三角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次侧主线圈的最大通过电流12A。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侧副线圈的最大通过电流10A。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采用D43热轧硅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的导磁率为22T~23T。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呈口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范围是0~300V。
进一步地,所述铁芯的截面面积为28mm2。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一次侧的线圈匝数范围:154~161匝。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二次侧的线圈匝数范围:140~146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革新传统大型三倍频变压器的材料及相关参数设置;创造性的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能,且质轻的聚酯漆圆铜线作为线圈,大大降低了三倍频变压器的重量,同时整体提升绝缘性能,便于随身携带,近距离使用;通过设置内部连接方式及参数,保证三倍频变压器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压输出,满足三倍频变压器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内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包括: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铜芯线;铜芯线选用在高压条件下具有良好绝缘性能的,高强度的聚酯漆圆铜线,以保证三倍频变压器整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便于随身携带,近距离使用操作。为了保证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能电学性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压输出,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一次侧的铜芯线的直径范围是:2.20mm~2.68mm,二次侧的铜芯线的直径范围是:1.76mm~2.15mm;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一次侧为星形连接;便携式微型三倍频变压器二次侧为开口三角形连接;一次侧连接成星形,二次侧接成开口三角形。当一次侧施加对称三相电压时,使铁芯饱和,在铁芯中将产生平顶波磁通.该磁通可以分解出基波和三次谐波,从而在二次侧分别感应出基波和三次谐波电势。在二次侧三角形开口处,三相基波电压矢量和为零,而三次谐波电压为三相三次谐波电压的代数和。所以,一次侧输入工频电压,二次侧就会输出150Hz频率的电压;满足输出需求,保证三倍频变压器能够提供实验所需的电学输出。
一次侧主线圈的最大通过电流12A;二次侧副线圈的最大通过电流10A;在保证输出需求的情况下,保证三倍频变压器本身结构的电安全性;通过选择线圈的匝数和铜芯线的直径,调节线圈中的实际电流。
现通过以额定最大电流,确定三倍频变压器容量。
主线圈按最大通过12A电流考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1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