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470.7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方;吕成涛;侍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圆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18 | 分类号: | F16C19/18;F16C33/58;F16C33/3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李锋 |
地址: | 223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异 径球式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国家标准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有三个座圈,即两个外齿圈加一个内齿圈,或者一个外齿圈加两个内齿圈,钢球和隔离块可直接排入上下滚道,根据受力状况,安排了上下两排直径不同的钢球,上下圆弧滚道的承载角都为90度,能承受很大的轴向力和倾翻力矩,当径向力大于0.1倍的轴务力时,滚道须特殊设计,这种形式装配虽然非常方便,由于这种回转支承采用三件座圈,整体的刚性不好,为了达到较大的承载能力,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轴向、径向尺寸都加工的比较大,不适合在一些安装空间比较小的设备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的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轴向和径向尺寸大,不适合于在各种装配空间较小的设备上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包括均布安装孔的回转支承外圈(1)、均布安装孔的内齿圈(7)、大滚球(3)以及小滚球(5)构成,回转支承外圈(1)和内齿圈(7)通过大滚球(3)、小滚球(5)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外圈(1)和内齿圈(7)均为一体式结构,回转支承外圈(1)外侧周向均匀设置有与滚道相连通的加油嘴(4、9),大滚球(3)、小滚球(5)分别通过大滚球堵头(2)和小滚球堵头(8)固定在相应的滚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大滚球堵头(2)和小滚球堵头(8)沿回转支承外圈(1)周向180度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回转支承外圈(1)的内侧上端加工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配有密封条 (10),密封条(10)与内齿圈(7)的上端面贴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所述内齿圈(7)的外侧下端加工有密封槽,并装配有密封条(6),密封条(6)与回转支承外圈(1)的下端面贴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实用新型将国标的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非齿轮的外圈由两件配合而成改为一个整体结构,同时在这非齿轮的外圈上设置堵头,并且大滚球堵头和小滚球堵头的位置错开180°,这样提高了座圈的刚性,减少了传统的国标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轴向和径向尺寸,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回转支承的整体承载能力,径向结构紧凑,产品的刚性好,能承受的载荷大,适合于在各种安装位置特别是狭隘位置的设备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均布安装孔的回转支承外圈1、均布安装孔的内齿圈7、大滚球3以及小滚球5构成,回转支承外圈1和内齿圈7通过大滚球3、小滚球5配合连接,所述回转支承外圈1和内齿圈7均为一体式结构,回转支承外圈1外侧周向均匀设置有与滚道相连通的加油嘴4、加油嘴9,大滚球3、小滚球5分别通过大滚球堵头2和小滚球堵头8固定在相应的滚道内,所述大滚球堵头2和小滚球堵头8沿回转支承外圈1周向180度间隔设置,所述回转支承外圈1的内侧上端加工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配有密封条 10,密封条10与内齿圈7的上端面贴紧,所述内齿圈7的外侧下端加工有密封槽,并装配有密封条6,密封条6与回转支承外圈1的下端面贴紧。
结合图1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均布安装孔回转支承外圈1和均布安装孔的内齿圈7是通过大滚球3和小滚球5配合起来,支承外圈1外侧周向均布加油嘴4和加油嘴9,方便工作中加注润滑脂,回转支承外圈1的内侧加工有密封槽,并装配有密封条 10,密封条10紧紧贴紧内齿圈7的上端面,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滚道,内齿圈7的外侧下端加工有密封槽,并装配有密封条6,密封条6紧紧的贴紧回转支承外圈1的下端面,防止异物进入滚道。回转支承外圈1和内齿圈7都采取整体式,增加了产品的刚性,同时减少了产品的径向尺寸,大滚球堵头2和小滚球堵头8如图1所示,周向180°分配,减少了在同一母线时给回转支承外圈1的刚性带来的损失,和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相比,其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显著减小,同时增强其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圆回转支承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圆回转支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4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超声波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清洗废水回收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