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品检测使用的辅助涡旋震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7812.5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龙举;张小军;李子孟;严忠雍;朱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8 | 分类号: | G01N1/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60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品 检测 使用 辅助 涡旋 震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产品检测使用的辅助涡旋震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产量也大大提高,水产品的质量问题又令广大老百姓担忧,如何检验水产品的质量优劣,是普通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相关的食品法规、食品检验规定要求,水产品需要通过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等方面的检测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大批量的水产品检测时,需要大量使用涡旋震荡器的混匀功能,目前涡旋震荡器只能满足一次一个样品或少量样品的混匀,这样容易造成对照样品与检测样品混匀条件不一致,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产检测使用的批量涡旋震荡装置,为水产样品检测时提供条件一致的批量混装置,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也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水产检品测技术中缺乏辅助涡旋震荡装置的现状,为水产品检测工作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检测结果稳定性的辅助涡旋震荡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顶盖、底盘、橡胶带和把手。顶盖和底盘之间平行,通过侧壁的橡胶带连接,在底盘上均匀开有多个用于放置离心管的第一凹槽,在顶盖内部均匀开有多个密封离心管开口的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数量相同,位置对应,所述的底盘一侧设置有把手。
顶盖直径为12.0~15.0厘米,高为0.8~1.0厘米,第二凹槽直径为1.2~3.2厘米,深0.2~0.5厘米。
底盘直径为12.0~15.0厘米,厚为1.5~2.2厘米的圆盘,第一凹槽为圆台体形孔,孔口直径为1.6~3.5厘米,深为1.0~2.0厘米,孔底直径为0.4~0.6厘米。
橡胶带长为12.0~14.0厘米,宽为2.0~4.0厘米。
把手长为5.0~7.0厘米,宽为2.0~4.0厘米,高为1.5~2.2厘米。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产品检测使用的辅助涡旋震荡装置,缩短了目前水产检测过程大批量检测样品时涡旋震荡混匀样品的时间,提高了水产检测工作的效率,确保平行样品的混匀条件一致,也为检测结果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顶盖下表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顶盖1、底盘2、橡胶带3和把手5。顶盖和底盘之间平行,通过侧壁的橡胶带连接,在底盘上均匀开有五个用于放置离心管的第一凹槽4,在顶盖内部也均匀开有多个密封离心管开口的第二凹槽6,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位置对应,所述的底盘一侧设置有把手。
本实施例中顶盖直径为13厘米,高为0.9厘米,第二凹槽直径为2.0厘米,深0.3厘米。底盘直径为13厘米,厚为1.8厘米的圆盘,第一凹槽为圆台体形孔,孔口直径为2.0厘米,深为1.2厘米,孔底直径为0.5厘米。橡胶带长为13.0厘米,宽为3.0厘米。把手长为6.0厘米,宽为3.0厘米,高为1.8厘米。
水产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迷你振荡器时,取来该装置平放在实验台上,把顶盖放在在一边,把需要涡旋混匀的一批离心管分别放置在底盘相应的凹槽中,把顶盖下表面的凹槽对应的扣住离心管上端,顶盖和底盘由连接带连接,右手握住把手把该装置移到震荡器上,左手按在顶盖上表面即可开始使用。
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材料。是一种专门为水产品检测中使用迷你振荡器时提供批量涡旋震荡混匀的辅助装置,有助于提高水产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在水产检测工作中非常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7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