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电路板及信号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8126.X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0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厚斌;李健;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张耀光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电路板 信号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电路板由于其配线密度高、传输效率好、质地柔软而被广泛应用。例如:在两个相对移动的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之间可通过柔性电路板进行连接,使得在两个PCB板发生移动时,柔性电路板通过变形能够维持两个PCB板之间的连接,从而保证两个PCB板之间信号的有效传输。由于在柔性电路板变形时会产生切应力,若切应力较大则会发生柔性电路板断裂。因此,如何减小柔性电路板形变时的应力是优化柔性电路板的重要内容之一。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减小柔性电路板的厚度来减小柔性电路板内部应力的。而若只减小柔性电路板厚度,则会相应减小柔性电路板的传输容量。为了在减小柔性电路板厚度的同时,保证其传输容量,则需要增大柔性电路板的宽度。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将柔性电路板厚度减小并增大柔性电路板的宽度,使得柔性电路板占用的面积增大,而相关设备在设计中用于放置柔性电路板的空间是有限的,柔性电路板面积过大会使得柔性电路板无法布置在设备中,从而影响整个设备在信号上的稳定传输。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柔性电路板不能满足设备尺寸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柔性电路板在尺寸上不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及信号传输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于将至少两个PCB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区和位于所述柔性区两端的硬性区,每个所述硬性区均通过一个连接器与一个所述PCB板连接,所述柔性区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硬性区上设置有多个接触焊盘,多个所述接触焊盘矩阵排列在每个所述硬性区的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焊盘的行间距与所述接触焊盘的列间距的比例为1:2。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焊盘的行间距的取值范围为0.65mm-1.27mm。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mm。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槽设置为长方形、椭圆形或弧线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槽与水平线的夹角为0°到90°之间。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PCB板、连接器和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每个所述PCB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器,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PCB板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器上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硬性区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接触片,所述接触片与所述硬性区上的接触焊盘对应设置,且所述接触片与所述接触焊盘电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片的排布方向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45°或0°。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传输装置还包括多个紧固金属片和多个紧固结构,多个所述紧固金属片分别设置在每个硬性区上、与所述硬性区对应连接的所述PCB板上,所述硬性区上、与所述硬性区对应连接的所述PCB板上的紧固金属片通过所述紧固结构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紧固结构为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顺次穿过所述硬性区上的紧固金属片、所述硬性区、与所述硬性区对应连接的所述PCB板,且与所述PCB板上的紧固金属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柔性电路板的柔性区上设置通槽,使得柔性电路板在发生变形时,柔性电路板内部产生的应力减小,使得柔性电路板不用改变厚度和宽度就能够减小柔性电路板的内部应力,从而使柔性电路板能够满足目前的尺寸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1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