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8337.3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马根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根昌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对于车辆而言,十分重要,可以帮助驾驶员实时掌握车后的状况,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基本部件。
就目前的后视镜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每逢下雨天气,基本不管用,较大体积的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后,后方的状况根本无法看清,因此,很有必要对后视镜进行改进,以较低的成本解决该实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后视镜,该离心式后视镜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消除镜面上的水珠,使镜面在行车过程中始终保持可靠的后视效果,以保障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离心式后视镜包括呈半包围结构的罩壳,所述罩壳的开口端设有一面圆镜,所述圆镜的边缘与罩壳的内壁之间漏空;所述罩壳的迎风面上开设通风网孔;所述通风网孔内侧设置有面向迎风面的风叶轮;所述风叶轮在风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圆镜绕圆心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风叶轮通过一个加速齿轮机构后驱动所述圆镜;以使圆镜可以达到足够的转速。
作为优选,所述圆镜的背面具有一个导流坡面,该导流坡面将穿过风叶轮的气流导向贴近所述罩壳的内壁处后再吹向圆镜侧,使气流从圆镜的边缘外侧向车后排出,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在圆镜上,导致转轴易损。
作为优选,所述罩壳内还设有使所述圆镜发热的发热装置;进一步地,该发热装置为设置在罩壳内壁或者所述风叶轮、圆镜的转轴的支架上的远红外加热器;该远红外加热器通过导光罩将发出的红外光全部投射到所述圆镜的背面。
作为优选,所述风叶轮和圆镜之间的一根转轴上设有发电线圈,该发电线圈的外侧固定有永磁体,所述发电线圈电性连接所述发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离心式后视镜在使用时,只要车辆在行驶,则从所述罩壳的迎风面灌入罩壳内的气流将推动风叶轮快速旋转,而所述圆镜被风叶轮快速驱动,从而使附着在圆镜镜面上的水珠产生巨大离心力,使水珠在离心力作用下快速滑离镜面;从而使镜面在雨天行车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后视效果,大大提高了行车便利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离心式后视镜的前视示意图。
图2是本离心式后视镜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离心式后视镜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离心式后视镜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离心式后视镜包括呈半包围结构的罩壳1,所述罩壳1的开口端设有一面圆镜2,所述圆镜2的边缘与罩壳1的内壁之间漏空,以便排风。从图1所示的前视图中看,圆镜2连续旋转,但整个视图始终对称,圆镜2中所反射的后方景物也始终正常。
本离心式后视镜的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所述罩壳1的迎风面上开设通风网孔10;所述通风网孔10内侧设置有面向迎风面的风叶轮3;所述风叶轮3在风力作用下驱动所述圆镜2绕圆心旋转。
在实施例一中,风叶轮3通过一根主轴4直接带动风叶轮3,其优点是结构十分简单,成本低,且便于维修。所述圆镜2的背面具有一个导流坡面5,该导流坡面5的周边连结罩壳1的内壁,且仅在靠近罩壳1内壁的地方开设一周通风孔50;从而将穿过风叶轮3的气流导向贴近所述罩壳的内壁处后再吹向圆镜侧,使气流从圆镜2的边缘外侧向车后排出,避免气流直接冲击在圆镜上,导致主轴4易损。
所述主轴4的轴承可以在罩壳1的前端及所述导流坡面5中各设一个。
本离心式后视镜的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风叶轮3通过一个加速齿轮机构6后驱动所述圆镜2;由此,在风叶轮3转速较低的情况下,圆镜2仍然可以达到足够的转速。
其中,风叶轮3、圆镜2的转轴41、42设置在固定在罩壳1内的通风支架51、52上。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二中,同样可以设置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导流坡面5,限于附图的清晰度,故未再作图赘述 。
本离心式后视镜的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其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罩壳1内接近圆镜2的通风支架52上还设有远红外加热器7;该远红外加热器7通过导光罩将发出的红外光全部投射到所述圆镜2的背面。
该结构抛弃了传统的后视镜电热丝加热结构,使得加热装置与圆镜2完全脱离,从而使圆镜2的快速旋转不会对加热装置造成任何影响,又能确保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都传递到圆镜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根昌,未经马根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