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8570.1 | 申请日: | 2014-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89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忠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三安茶具经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231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杯。
背景技术
茶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也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茶能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
茶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将近500种。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胆碱、黄嘌呤、黄酮类及甙类化合物、茶鞣质、儿茶素、萜烯类、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油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氨基酸有半胱氨酸、蛋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锌、硒、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茶叶中的这些成份,对人体是有益的,其中尤以锰能促进鲜茶中维生素C的形成,提高茶叶抗癌效果。
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泡茶讲究茶具、用水、水温、环境、心境、甚至着装(礼服)等等。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
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软性水泡茶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茶、水、器之间的关系就有很多记述,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又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实用,也要求茶杯观赏性好,透光性好,要茶色鲜亮,使用更加舒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杯,该茶杯透光性好、观赏性佳,茶色更加鲜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杯,包括第一杯体,所述第一杯体的内表面上设有细长型棱柱,该棱柱关于所述第一杯体中心对称,该棱柱的数量为6—16个,该棱柱自所述第一杯体的杯口向下端延伸;本技术方案的茶杯透光性好,观赏性佳,茶色鲜亮,让饮茶更加舒心。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杯体,该第二杯体置于所述第一杯体内,该第二杯体的杯口与所述第一杯体杯口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棱柱的数量为8、10、12或14个;观赏性最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杯体由水晶玻璃制成;观赏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茶杯透光性好,观赏性佳,让人们看上去茶色鲜亮、保温不烫手,让饮茶更加舒心,生活更美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杯体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杯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一杯体的俯视图;
图中:1、第一杯体,2、第二杯体,3、棱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一种茶杯,包括第一、第二杯体,第一杯体1的内表面上设有细长型棱柱3,该棱柱3关于第一杯体1中心对称,该棱柱3的数量为8个,该棱柱3自第一杯体1的杯口向下端延伸。
第二杯体2置于第一杯体1内,该第二杯体2的杯口与第一杯体1杯口密封连接。
第一、第二杯体由水晶玻璃制成;观赏效果更佳。
本技术方案的茶杯透光性好,观赏性佳,让人们看上去茶色鲜亮、保温不烫手,让饮茶更加舒心,生活更美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三安茶具经营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三安茶具经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刀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溅镀装置、靶材及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