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旋转种植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8925.7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红;李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冬红;李当平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H02S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4172 河南省邓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旋转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旋转种植架。
背景技术
种植架是用于种植观赏性植物或农作物的支架,其结构大多为在固定架上连接有多个、多层种植盘,在种植盘内种植作物。种植架可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的利用率,十分适合在土地资源贫乏的地区使用,也可在温室大棚中使用。
但现有的种植架,虽然通过立体结构增加了种植面积,但是立体结构相互遮挡,会影响植物的采光。为了使种植架上的作物受光均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经研发出了可以旋转的种植架,此类种植架通过旋转使各位置的植物均可受到良好的光照。
但是,上述种植架的旋转的动力大多由电机提供,电机需要连接在市电电网上,存在诸多缺陷:当种植架应用在比较偏僻的位置时,电机不容易连接到市电,往往需要单独架设电连接线,操作繁琐,安装成本高;在大面积使用种植架时,电连接线数量多,布线困难,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事故;需要消耗较多电能,使用成本高。
此外,由于种植架上设置了多个、多层种植盘,无法采用现有的普通滴灌设备,需要手工挨个浇水,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浇水,受光均匀,节能环保的种植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旋转种植架,包括底座、固定管、旋转管、多个环形种植槽、多块太阳能板、蓄电池、电机、电动抽水泵和多个浇水滴头;所述固定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旋转管套在固定管内,所述电机与旋转管驱动连接;所述多个环形种植槽均固定在旋转管上,且由上至下环形种植槽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电动抽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与多个浇水滴头连接,每个环形种植槽的上方至少设置一个浇水滴头;所述多块太阳能板分别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固定管上,所述多块太阳能板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与电机、电动抽水泵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固定在底座内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可以拆卸的多个万向轮;所述环形种植槽包括底壁、内侧壁和外侧壁;所述内侧壁和外侧壁的一端固定在底壁上,所述外侧壁固定在底壁的边缘上,所述内侧壁固定在外侧壁的内侧;所述底壁、内侧壁和外侧壁共同围成用于种植花草或农作物的种植空间;所述底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泄水孔。
其中,还包括第一定时开关、第二定时开关、控制电路板、无线通讯模块和智能终端;所述蓄电池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第一定时开关和第二定时开关电连接,所述第一定时开关与电动抽水泵电连接,所述第二定时开关与电机电连接;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电路板通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旋转种植架,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电机驱动旋转管在固定管内转动,使每个环形种植槽内的每个方向上的植物,均可接受光照,有利于提高产量;
2、采用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放在蓄电池内,作为电机和电动抽水泵的动力来源,其中,太阳能板通过连接杆固定在固定管上,不会影响植物的采光;由于不需要布线,安装成本低;不需要使用外接电源,节省了使用成本;
3、电动水泵与多个浇水滴头连接,多个浇水滴头分别为不同的环形种植槽内的植物浇水;浇水滴头固定不动,环形种植槽转动时,即可对种植槽内的植物均匀浇水,无需人工顺序浇水,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采用了滴灌的浇水方式,也有利于节水;
4、采用环形种植槽来代替传统的种植盘,由上至下环形种植槽的直径依次增大,上层的种植槽内的植物不会影响下层种植槽内的植物的采光,结合种植槽的转动,可大幅提高植物的受光面积;
5、底座的底部设有可以拆卸的多个万向轮,可以方便种植架的移动,有利于种植架的布置摆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旋转种植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种植槽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1、底座 12、固定管
13、旋转管 14、环形种植槽
15、太阳能板 16、电动抽水泵
17、浇水滴头 18、连接杆
141、内侧壁 142、外侧壁
143、种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冬红;李当平,未经李冬红;李当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89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机的导条辊自动锁止器
- 下一篇:一种多孔碳化硅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