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199381.6 | 申请日: | 2014-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F16L3/10;F16L3/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2399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并排 多用 线管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弱电安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弱电安装设备技术领域中,线管固定夹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目前在对各加工、制造行业中配电箱体、金属设备上的电缆管线敷设过程中,常用的线管固定方式是通过将设备本体打孔螺栓固定、焊接固定、扎带扎紧等方式,现有的这些电缆管线固定方式存在施工步骤繁琐、定位要求精准,施工、改造难度较大,而且容易对机械、电气设备自身的部件造成损坏,并且在使用电钻进行开孔时易造成导线、电缆的破损、漏电,给设备、人身安全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现有的线管固定器还存在着:安装不便,适用范围小,固定不够牢固等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磁性线管固定卡[申请号:201120058736.6],本固定卡由线卡固定座和盖板两部分组成,线卡固定座的底部装有磁性体,且线卡固定座的底面还加工有螺栓孔,线卡固定座和盖板的相对结合面上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榫,线卡固定座的上部带U型槽。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的线管固定器安装不便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结构复杂,适用范围小,固定不够牢固,安装数量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同时固定多个线管材,能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线管材安装的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包括线管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管放置架上设有若干依次纵向设置的线管放置槽,所述的线管放置架上端设有线管压条,所述的线管压条上设有若干与线管放置槽一一对应的固定缺口,且所述的线管放置槽与固定缺口合围形成用于固定线管材的固定孔,所述的线管压条一端通过上下调节结构与线管放置架一端卡接相连,所述的线管压条另一端通过设置在线管放置架内的旋紧固定结构与线管放置架另一端固定相连。该结构中,通过上下调节结构调节固定孔的大小,从而实现能固定多种不同尺寸的线管材,且同时能固定多个线管材。
在上述的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中,所述的上下调节结构包括设置在线管压条端部的安装槽,所述的线管放置架端部设有若干自上向下依次设置且均与安装槽相匹配的安装凸起,且所述的安装凸起卡接设置在安装槽内。通过将安装槽与不同位置的安装凸起卡接从而实现调节固定孔的大小。
在上述的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中,所述的旋紧固定结构包括转动设置在线管放置架内的止退棘轮,所述的线管压条上设有若干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调节固定槽,且所述的止退棘轮上设有当止退棘轮转动时能卡接设置在调节固定槽内的止退棘爪,所述的线管放置架上设有与止退棘轮相对应的调节孔。通过转动止退棘轮实现止退棘爪卡接于调节固定槽内,继续转动止退棘轮实现将线管压条向下压紧,需要放开线管材时,反向转动止退棘轮实现放开线管压条。
在上述的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中,所述的线管放置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横向设置在线管放置架中部且供线管压条插入的插槽,且所述的插槽均垂直于线管放置槽。使得本固定器能适用于更多小尺寸的线管材。
在上述的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中,所述的线管放置槽的数量为5个且相互平行设置。
在上述的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中,所述的线管放置架呈盒状,所述的线管压条呈矩形片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并排多用快装线管固定器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固定牢固,能同时固定多个线管,适用范围广,能适用于多种尺寸的线管,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止退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线管放置架1、线管放置槽11、插槽12、线管压条2、固定缺口21、固定孔3、上下调节结构4、安装槽41、安装凸起42、旋紧固定结构5、止退棘轮51、止退棘爪511、调节固定槽52、调节孔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993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线束隔热的线束隔热管
- 下一篇:一种线束实验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