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铲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198.3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3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金浩 |
主分类号: | B25D9/04 | 分类号: | B25D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1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铲切、清砂和墙面开口工作的气动工具,具体是指气铲。
背景技术
气铲是一种通过头部的铲钎或铲头以冲击方式铲切金属构件飞边、毛刺及清砂等的气动工具,常用于锅炉、造船、冶金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各种金属的铲切和表面修整、各种铸件的清砂,也可用于各种砖墙、混凝土墙的开口工作。目前,传统的气铲结构如图10所示,主要是由柄体9、缸体2、进气组件8、启闭组件7、锤体12、钎套13、头部弹簧1和铲钎14等构成,柄体9顶部设有握把93可用于气铲工作时供手扶持,柄体9底部设有安装腔94,缸体2尾部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固定在该安装腔94内,两者之间再加上一根销钉16进行防松。上述这种传统结构的气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缺陷:一、只通过一根销钉作为防松结构进行柄体与缸体之间的螺纹连接锁紧,当气铲在使用时,由于连续爆发的冲击能通过铲钎指向工作物,而一般工作物都是很硬的,如钢筋混凝土、建筑梁柱及各种金属材料等,因此气铲会受到很大的反冲击震动,而销钉作为防松结构连接间隙较大,受到震动容易造成销钉脱落并引起柄体与缸体之间螺纹连接的松动,从而降低了气铲的冲击能,影响气铲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会损坏气铲零件,存在安全隐患;二、传统的气铲结构,其柄体顶部的握把都是采用单边弯曲结构的,当受到气铲工作的高频率震动后往往容易导致握把的弯曲部承受较大的冲击力,而在握把内又会设计进气通道,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弯曲部材料的抗疲劳强度,从而导致握把弯曲部的变形甚至断裂、影响气铲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柄体与缸体之间连接牢固可靠、更耐冲击、操作安全、使用寿命长的气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铲,包括柄体,该柄体顶部设有握把,柄体底部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有连接固定的缸体;所述的握把内设有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的进口端设有进气组件和通断进口端的启闭组件,进气通道的出口端连通安装腔;所述的缸体内设有锤体、及由锤体分隔而成的上腔和下腔;所述的缸体尾部设有分别连通安装腔和上腔的进气孔、及启闭进气孔的阀圈;所述的缸体侧壁内设有分别连通下腔和安装腔的回气通道,缸体中部设有多个排气孔,缸体头部设有安装在头部内的钎套和连接在头部外的头部弹簧,该钎套内设有受锤体撞击工作的铲钎,所述的柄体底部端面设有下端面齿,相邻下端面齿的缸体外圆周面上设有外齿;所述的缸体外套装有齿圈,该齿圈上端面设有与所述柄体底部端面的下端面齿啮合配装的上端面齿,齿圈内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缸体外圆周面上的外齿啮合配装的内齿,柄体底部与齿圈之间设有互相连接的卡簧。
所述的卡簧分别与柄体底部、齿圈之间的连接结构是在柄体底部外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卡槽,齿圈外圆周面上也设有环形卡槽,所述卡簧的上、下边缘均向内翻折出环形卡肩,该上、下边缘的环形卡肩分别配装在柄体底部和齿圈的环形卡槽内。
所述的握把为环形结构。
所述的进气组件是安装在进气通道的进口端内的连接螺套和进气接头,该连接螺套与柄体之间还设有小弹性垫圈。
所述的启闭组件包括安装在进口端和进气通道之间的启闭钢球,该启闭钢球外侧设有密封安装的堵塞,在堵塞与启闭钢球之间设有互相顶推的堵塞弹簧,启闭钢球内侧设有一端顶推启闭钢球、另一端穿过握把顶推在压柄上的推杆,该推杆与握把之间设有推杆套,该压柄一端铰接连接在握把上,另一端悬空并外露在握把外。
所述的握把上设有供压柄安装的安装槽。
所述的阀板顶面设有大弹性垫圈,该大弹性垫圈与柄体的安装腔的内顶面相接触。
所述的缸体外设有封闭排气孔的挡风罩,该挡风罩上设有排气槽。
所述的排气孔设有圆周均布的7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柄体与缸体之间增设有齿圈,该齿圈通过上端面的上端面齿与柄体底部端面的下端面齿作啮合配装,通过内圆周面上的内齿与缸体外圆周面上的外齿也作啮合配装,然后在柄体底部与齿圈之间再增设卡簧以作互相连接固定,这种连接结构相比传统的单根销钉防松能起到更好的连接锁紧,它在气铲工作受到较大冲击震动时能更有效的防止柄体与缸体之间的螺纹连接出现松动,使得两者之间连接非常牢固、可靠,操作也更加安全。同时,柄体顶部的握把设计为环形结构能将握把上承受的冲击震动进行均匀分担,极大提高了握把的耐冲击性能,也延长了气铲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柄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金浩,未经唐金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1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