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0730.1 | 申请日: | 2014-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5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林;罗国燕;张志文;莫廷伟;邱向东;尹习双;刘金飞;钟桂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4/18 | 分类号: | 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大坝 监视 无线网络 拓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网络布局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有众多设备同时运行,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工作状态数据等都需要进行集中采集和处理,所以需要架设数据处理服务器对各种数据进行响应。但是由于工程施工范围广,线路远等特殊原因,不可能架设有线数据传输网络。此时无线数据网络成为施工现场解决的问题的有效方式。
在传统的水利施工现场,各种设备各自为独立的控制单位,数据的收集需要人工记录来完成,再将这些人工记录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录入服务器,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和分析的目的。但是此方法进展慢、效率低下,并且极容易出错,使得工程进展情况不能时时有效的进行汇总和记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使得施工现场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服务器、中央节点设备、上层无线路由器、下层无线路由器、客户端设备;所述服务器与中央节点设备相连;所述中央节点设备与上层无线路由器相连;所述客户端设备与下层无线路由器相连;所述上层无线路由器与下层无线路由器之间无线通信。
具体的,所述服务器与中央节点设备之间通过光纤导线相连。
具体的,所述中央节点设备包括主设备和与之相连的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建应用于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利用无线网络的连接位置随意性的特点,确保众多设备均能实时将设备状态以及设备数据与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连接和交互,从而实现了大坝无线网络监视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使得施工现场各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其利用中央节点作为媒介,采用光纤介质与服务器连接,中央节点同时通过无线路由器扩展出多个子网络,而子网络采用无线路由方式连接各各下层客户端,从而实现客户端跨子网络与顶层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服务器、中央节点设备、上层无线路由器、下层无线路由器、客户端设备;
在具体实现上,服务器与中央节点设备之间采用光纤导线相连,中央节点设备与上层无线路由器相连,通过上层无线路由器扩展出多个子网络,而各个客户端设备通过下层无线路由器以无线路由的方式连接到子网络;这里的中央节点设备负责数据交换,其可以采用集线器或交换机设备来实现,为了避免因中央节点设备故障导致整个网络瘫痪,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主、辅助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双机热备份功能,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为尽可能增强现场信号覆盖率,消除大坝监视网络盲点,可以采用多个网络节点与中央节点桥接,中央节点与下层子网络及底层客户端之间均采用无线路由技术解决远距离数据传输问题。
该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服务器发出信息请求,通过光纤介质到达中央节点设备,中央节点设备将信息通过无线路由器以电波的方式将信息发出;无线电波被下层无线路由器接收到以后通过对比信号地址和网段等手段,确认其传递的设备地址。最终通过以太网线传递到客户端设备。接着,客户端设备对服务器发来的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给出回应信号,回应信号通过以太网线传递到下层无线路由器,下层无线路由器通过无线电波的方式将回应信号发出。服务器侧的无线路由器(上层无线路由器)接收到回应信号以后,通过中央节点设备将信号通过光纤介质发送到服务器,从而实现了信息的无线交互过程。
持续进行上述过程,完成大坝监视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的工作。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大坝监视的无线数据交互网络。通过无线网络的连接位置随意性的特点,确保众多设备均能时时的将设备状态以及设备数据与数据处理服务器进行连接和交互。从而实现了大坝无线网络监视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均为硬件装置,而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对象就是由这些硬件装置通过结构连接关系构成的拓扑结构,至于其中数据传输所依据的协议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0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