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冲切轴孔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1703.6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7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强;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2635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冲切轴孔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冲片转子轴孔冲压加工制造领域,涉及大型高压、特殊规格电机冲片轴孔冲切加工的一种模具及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冲切轴孔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机制造行业中,电机产品的规格型号众多,特别是高压电机轴孔的尺寸及公差不尽相同,一般电机冲片轴孔加工都采用扩孔工艺或落料带真孔工艺,就是用扩孔模或落料模通过压力机将冲片轴孔加键槽冲加工出来,所述方法加工效率较高且加工质量比较稳定,但此方法适用于大批量常规定型产品尺寸落料圆片的生产。
在生产加工轴孔较大或特殊规格的电机冲片时,落料工艺对机台吨位的要求、落料模具本身的成本及模具加工周期等方面就凸显了它的不足,而且在电机型号尺寸种类众多的行情下,各种新品电机无法响应快速生产研制的要求,对于批量不大而轴孔尺寸较大或多变的产品如要开落料模来满足生产需求,这对公司的利润及成本控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副模具一般价值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如果研制不成功需要更改轴孔设计尺寸或批量较少,投入大量的模具费,将产生很大的消耗,此方法显然不能满足产品快速响应市场要求,严重影响产品交期和生产成本,减小了企业的竞争力、这种模具不适合于研制初期新产品的研制与小批量的生产。
由于在电机行业中冲片型号尺寸种类众多,且加工型企业所面对的定单经常是单台次、少批量、多规格,新样品种类复杂、电机铁芯交货期短的现状。适合大批量生产的扩孔或落料的工艺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模具费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低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投入小,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加工方便,生产周期短,利润高的电机冲切轴孔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冲切轴孔模具,包括上冲头模和下配合模,所述的上冲头模通过上模固定装置固定在高速冲单次冲槽机的冲臂上,所述的下配合模通过下模固定装置固定在高速冲单次冲槽机的底板上,所述的上冲头模上设有切圆凸弧度,且所述的切圆凸弧度与待加工的电机冲片的轴孔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的下配合模的上设有凹模弧度,所述的凹模弧度与切圆凸弧度相适配;所述的上冲头模和下配合模相互切合时,凹模弧度与切圆凸弧度完全重合靠紧。
所述的上冲头模的切圆凸弧度的弧长小于下配合模的凹模弧度的弧长。
所述的上模固定装置包括上模固定板、上柄头,上柄头上设有模柄;上冲头模固定在上模固定板上,上模固定板通过斜度与上柄头的楔形槽配合连接,且上模固定板通过锁紧装置与上柄头锁紧,上柄头上的模柄通过固定装置与高速冲单次冲槽机的冲臂连接。
所述的锁紧装置为锁紧螺丝。
所述的锁紧螺丝至少有一个。
所述的下模固定装置包括刹铁和模座,所述的刹铁为梯形,下配合模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斜面,刹铁通过斜面把下配合模压装在模座的两道凸起边之间,且刹铁通过锁紧结构固定连接在模座上,模座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腰形槽,模座通过腰形槽固定在高速冲单次冲槽机的底板上。
所述的锁紧结构为内六角螺丝。
所述的内六角螺丝至少有一个。
在所述的上冲头模上固定有退料橡皮。
所述的退料橡皮的长度大于上冲头模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覆盖所有设计加工任何尺寸公差的大型电机冲片轴孔,轴孔光滑,减少模具费用,生产投入小,成本低廉,利润高,且操作简单,加工方便,反应迅速,生产周期短,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新产品试制阶段的验证与小批量大型电机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冲切轴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冲头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配合模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冲头模和退料橡皮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冲头模,2、下配合模,3、上模固定装置,4、下模固定装置,5、切圆凸弧度,6、凹模弧度,7、上模固定板,8、上柄头,9、模柄,10、锁紧装置,11、刹铁,12、模座,13、锁紧结构,14、腰形槽,15、退料橡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1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