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钓鱿鱼海上初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2926.4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刁书章;卢春隆;林庆俊;牟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新大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0 | 分类号: | A22C2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5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鱿鱼 海上 初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鱿鱼自动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船钓鱿鱼海上初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秘鲁鱿鱼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主要捕捞对象之一,随着全国作业渔船不断增多,总产量也在逐年增加。而陆地精加工对鱿鱼的质量要求较高,因而保证鱿鱼质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秘鲁和智利海域的鱿鱼产量较大,捕捞船的工作程序一般都是晚上捕捞,白天加工,特别是2㎏以下的小鱿鱼,晚上钓上船后都是堆集在甲板上,白天开始进行冷冻加工,然后运输回国内。一是回运量大,成本较高;二是堆集在甲板上的鱿鱼是最早钓上船的鱿鱼压在最下面,一直到最后才能进行冷冻加工,由于时间过长,造成这部分鱿鱼质量下降,甚至腐败变质。并且目前加工鱿鱼通过机械装置将鱿鱼躯干剖割展开后,需要通过手工操作进行鱿鱼内脏分离、鱿鱼躯干剥离、鱿鱼内脏去除或鱿鱼头部剖割等,从而导致操作效率降低,使得生产率低下。
并且,由于依赖手工操作,使得鱿鱼的加工过程不统一,从而不合格率也升高,进而使其商品质量下降。
针对这一问题,我公司成立研发小组,结合陆地加工和鱿钓船的特点,研究出一套《船钓鱿鱼海上初加工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特点一是利用冷却海水暂存,降低鱼体温度,减缓微生物繁殖,并进行鱼体清洗;二是边钓鱿鱼边加工,减少冷冻的贮存时间,保证鱼体的新鲜度;三是去除容易变质的鱿鱼内脏,减少内脏对鱼体的污染;,四是整体回运量减少15%以上,降低回运成本;五是利用结构紧凑、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的鱿鱼初加工集成设备,降低人工成本和体力劳动,船上员工将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有充足的精力投入生产。
由于增加一定的生产加工设备,对鱿钓船仓内加工场地要有所增加,鱿钓船有三台辅机,主要用于集鱼灯用电,用电比较大,现改为LED灯,用电小,余电足够用于加工设备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钓鱿鱼海上初加工设备,能够自动实现对鱿鱼的相关处理,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船钓鱿鱼海上初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第一传送带和位于第一传送带后方的第二传送带,在传送带的两侧的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链条,还包括通过连接架安装在两侧链条上的鱿鱼夹持器,鱿鱼夹持器位于传送带上方;该鱿鱼夹持器的前端设置有夹槽,后端托盘;在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压辊;在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位于鱿鱼夹持器与第一传送带之间的切割刀,该切割刀安装在第一传送带的后部的弯曲部位;第二传送带上方的支架上安装有开片器,该开片器包括挑起杆和旋转刀,在第二传送带上方的支架上还设置有压辊,第二传送带后方安装有托板,托板上方的支架上设置有冲洗喷头,在托板后方还安装有切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本装置使得操作者的手工操作最少化,提高了加工鱿鱼的操作效率,并使得鱿鱼加工的统一性得到保证,减少了不合格率。使用本设备后冷冻费减少15%以上。运输费减少15%以上。人工费减少50%以上。工作效率提高20%以上。销售价格提高1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新大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新大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2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云系统中进行远程调试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重塑的物联网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