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减振的汽车挠性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3661.X | 申请日: | 2014-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8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纪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得宝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汽车 挠性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利于减振的汽车挠性节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挠性节连接发动机和排气系统,是起吸振,减振作用的重要连接件。使用汽车挠性节可以增加乘车人员的舒适性,有效的改善排气系统中净化装置的工作环境,有保护和延长空气净化器、发动机使用寿命的功效。汽车挠性节由波纹管、外网套、护网圈、缠绕管四个零件组成,对于传统汽车挠性节结构而言,外网套与波纹管之间的间隙较小,由于外网套的网格布置密集,与波纹管贴合在一起,处于这种状态的外网套相当于固定了波纹管的各个波纹,挠性节在承受振动时,振动应力集中在固定的一个波纹上,容易使这个波纹产生疲劳裂纹,降低挠性节使用的耐久度,使其使用寿命缩短,使挠性节失效;另外现有的汽车挠性节缠绕管由四层材料加工制成,提高了挠性节的制作成本,无法满足低端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利于减振的汽车挠性节结构,不仅增加了波纹管的使用寿命,还提高了减振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于减振的汽车挠性节结构,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内部套装缠绕管,波纹管的外部套装外网套,外网套的端部固定护网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的各波波高沿轴线方向呈递增趋势排列,所述外网套由48组并列股线倾斜交织形成编织网,每组股线由根不锈钢丝线组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波纹管两端的的第一波的波高最小,第一波的波高顺序向第二波、第三波及第四波递增,在所述第四波后为正常波,各正常波的波高均相等;
所述波纹管由内层管及外层管组合形成的双层波纹管,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的层厚均为0.15-0.3mm,所述波纹管的波数为20-30个;
所述不锈钢丝线的直径为0.3-0.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外网套的编织由48组并列股线倾斜交织形成编织网,每组股线由9根不锈钢丝线组成,不锈钢丝线强度高,上述编织方式有效的降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刚度,应力能均匀分布在每个波纹管的各个波上,使纹管的各个波能均匀分担振动位移产生的应力,减小各个波所受到的损害,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由于波纹管双层波纹管,各波的几何形状一致性高,大大降低了波纹管刚度,增强隔振,对发动机振动进行全面的退耦吸收,最大程度的吸收发动机和排气系统的位移。通过改变波纹管两端前3个波形,在使用时,硬管和波纹管之间有一个过渡,这样,波纹管的每个波均能起到减振的作用。振动源由钢管传到波纹管上,第一个波的波高最小,相比其余各波刚度最高,第四波开始为正常波高,刚度较小,因此振动源通过第一波至第四波过渡,使前三个波不容易产生疲劳失效,大大提高了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网圈;2、外网套;3、波纹管;301、第一波;302、第二波;303、第三波;304、第四波;4、缠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利于减振的汽车挠性节结构,包括波纹管3,波纹管3的内部套装缠绕管4,波纹管3的外部套装外网套2,外网套2的端部固定护网圈1,波纹管3的各波波高沿轴线方向呈递增趋势排列,外网套4由48组并列股线倾斜交织形成编织网,每组股线由9根不锈钢丝线组成,不锈钢丝线的直径为0.3-0.4。波纹管3两端的第一波301的波高最小,第一波301的波高顺序向第二波302、第三波303及第四波304递增,第一波301的波高最小,在第四波后为正常波,各正常波的波高均相等。波纹管3为内层管及外层管组合形成的双层波纹管,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的层厚均为0.15-0.3mm,波纹管3的波数为20-30个。
在制作波纹管3时,波纹管3在组装前不做到设计尺寸,放长一定尺寸,再和护网圈1、缠绕管4和外网套2组装。此时外网套2是紧密刚性的包在波纹管3上,外网套2与波纹管3之间没有间隙。然后将波纹管3、缠绕管4、外网套2沿轴向整体压缩,使波纹管3压缩到设计尺寸,由于外网套2有弹性,使得外网套2和波纹管3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最后通过护网圈1固定外网套2和波纹管3。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得宝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得宝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3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喷摩托车怠速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微型消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