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呼吸疾病治疗的雾化吸氧给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3672.8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琳;黄垒;吴小玲;张琼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2 | 分类号: | A61M11/02;A61M16/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呼吸 疾病 治疗 雾化 吸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吸氧给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疾病治疗的雾化吸氧给药器,属于医疗器械的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利用雾化给药器对病患进行雾化治疗时,通常都是将药品的雾化治疗与对病患的吸氧辅助治疗完全分开进行。这样,在将所述雾化治疗与吸氧辅助治疗完全分开的治疗手段中,在通过雾化给药器进行雾化相关治疗时,需要同时给病患佩戴鼻部吸氧导管进行吸氧辅助治疗。但是,在雾化治疗的过程中,病患通过雾化给药器上的雾化药物输出管吸入雾化后的药物时,因经口吸入雾化药物时空气中的氧浓度达不到病患所需量,且经口吸入药物的同时又不能经鼻吸入氧气,故经常出现氧饱和下降的情况.同时引起了药物雾化连续给药效果的降低,最终导致经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雾化治疗过程中的给氧浓度的用于呼吸疾病治疗的雾化吸氧给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呼吸疾病治疗的雾化吸氧给药器,包括雾化给药器本体,在所述的雾化给药器本体上设置有雾化药物输出管和压缩空气输入管;储存在所述雾化给药器本体中的液体药物,通过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输入的压缩空气物理化为气雾状药物,并通过设置在所述雾化药物输出管末端的呼吸嘴,在病患的呼吸过程中吸入病患的呼吸系统中,所述雾化吸氧给药器还包括增氧装置,所述增氧装置的氧气输出端与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连通,所述增氧装置的氧气输入端可拆卸的与外部医用储氧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增氧装置包括输送管和连接管,所述的增氧装置通过所述的输送管与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连通,所述的连接管布置在所述输送管与所述的医用储氧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输送管与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增氧装置还包括截止机构,所述的截止机构设置在所述的输送管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截止机构为手动截止阀。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连接管为医用输氧软管。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雾化给药器本体还包括容纳腔和布置在所述容纳腔中的PARI喷雾器,所述的压缩空气输入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上部的侧壁上;储存在所述雾化给药器本体的容纳腔中的液体药物,通过所述的PARI喷雾器在外部输入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物理化为气雾状药物,并通过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在病患的呼吸过程中吸入病患的呼吸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所述的雾化吸氧给药器上设置一个增氧装置,并将所述增氧装置的氧气输出端与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连通,将所述增氧装置的氧气输入端可拆卸的与外部的医用储氧装置连接;这样,在对病患进行呼吸系统疾病的雾化治疗时,可以很方便的将储存在外部储氧装置中的需要补加给病患的医用氧气,通过所述增氧装置输入所述的雾化药物输出管中,并在病患的呼吸过程中随同气雾状药物一起吸入病患的呼吸系统中。由于在对病患进行呼吸疾病的雾化治疗过程中,增加了医用氧气经口吸入,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氧流量达不到要求而出现的氧饱和下降的状况,达到有效的提高雾化治疗过程中的给氧浓度的目的,进而改善了药物的雾化效果,提高了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呼吸系统疾症的雾化给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雾化给药器本体1、雾化药物输出管2、压缩空气输入管3、液体药物4、呼吸嘴5、增氧装置6、医用储氧装置7、输送管8、连接管9、截止机构10、容纳腔11、PARI喷雾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3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客室车窗玻璃
- 下一篇:适用于伸缩臂叉装机驾驶室的嵌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