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03994.2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珠;金晓怡;张向伟;周强;周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11/06 | 分类号: | F16N11/06;G01N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周兵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擦 磨损 试验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设备,尤其是一种试验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摩擦磨损试验机广泛应用于摩擦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摩擦学的实验教学方面,通过对试样的摩擦磨损来进行数据的采样,从而达到对现有材料的摩擦性能的掌握。它用来评定润滑剂、金属、涂料、涂层、橡胶、陶瓷等材料摩擦磨损性能。采用销盘摩擦和止推圈摩擦来模仿面接触摩擦实验;球盘摩擦和四球摩擦模仿点接触摩擦实验,通过传感器输出所需信息。
现有市场上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实验要求,但在润滑装置上仍然存有缺陷和不足。
现有摩擦磨损试验机存在的不足如下所述:
在实验过程中,人们往往采用的是滴油润滑状态,即在实验前试样上涂有润滑剂,如:油润滑。再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并输出实验数据。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的润滑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因此原有设备不能很好的模仿实际润滑状态,如喷油润滑、浸油润滑等等。
若在浸油润滑状态时,虽然有油盒和上盖实现半密封状态,但在实验过程中速度和载荷达到一定程度时仍然会有油滴喷溅出来,对实验器材的腐蚀损坏和实验工作者都有影响。
实验设备没有考虑到连续供油装置,没有蓄油盒供油。
设备中溢出的润滑油没有设置集油盒来收集使用后的润滑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摩擦磨损实验中提供润滑的装置,解决现有实验设备在进行摩擦磨损实验过程中无继续润滑,与现实摩擦状况有差距,并且润滑液无回收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润滑装置,包括封闭箱体、蓄油盒、集油盒和导油管;
所述蓄油盒为一种无盖盒体,蓄油盒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所述蓄油盒底部开有通孔并与导油管相连接,所述导油管的端部设有喷油嘴,所述喷油嘴内部设有两片紧贴在一起带有通孔的挡板,其中一片带有通孔的挡板固定在喷油嘴内部,所述导油管通过封闭箱体壁上的通孔伸入到封闭箱体内部,所述封闭箱体内摩擦式样夹具漏油口下方设有集油盒,所述封闭箱体为一种上下无端盖箱体,封闭箱体一侧面开有箱门,所述封闭箱体侧壁除导油管通孔外还开有两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蓄油盒为一种倒梯形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蓄油量和油液平顺的流出,蓄油盒需要固定在摩擦试验机的机体上,可以在蓄油盒一侧壁外表面固定有挂钩,挂钩挂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蓄油盒底部连通的导油管为一种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可以改变软管形状还能在变形后保持形状,保证喷油嘴伸入到试样夹的通油孔内。
由于要模拟多种现实润滑状态,所以需要控制喷油嘴的油液流量,油液本是是依靠自身重力留下,所以需要在喷油嘴内部设置调整油液流速部件,喷油嘴内部带有通孔挡板为一种带有半圆形通孔的挡板,与所述固定挡板紧贴并可旋转的挡板也为带有半圆形通的挡板,这样通过旋转可旋转的挡板就可以调整油液在喷油嘴内的流通口径大小,从而调整流速。
封闭箱体除了通油管以外的另外两个通口分别穿过温度传感器和热传感器,实时进行实验数据的检测。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可以在摩擦磨损实验过程中模拟机械设备真实润滑状态,检测到的数据更加接近现实,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仅在同一套设备中可以实现浸油、滴油和喷油三种不同润滑状态,适应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还可以回收流出的润滑油液,防止实验过程中油液的飞溅,实现了润滑液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擦磨损试验机喷油嘴内部流量控制挡板的一种半圆形通孔结构形式,图中是两片挡板成90度夹角情形,阴影部分为通孔重叠部分。
其中:1-蓄油盒,2-导油管,3-集油盒,4-封闭箱体,5-上试样夹具,6-下试样夹具,7-半密封挡油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磨损试验机的润滑装置,包括封闭箱体4、蓄油盒1、集油盒3和导油管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3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